第四十四章备战(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李元利听出了黄氏的意思,连忙对她说道:“娘!那是去打仗呢,再说现在咱们军中有规定,除了医护营的护士之外不能有其他女人。”

他可不是有什么隐疾,而是忙得根本没有时间来想女人,黄氏想让他带上侍女,意思已经很明白,但大兴军刚刚有点起色,自已这个一军之主却带头违反军纪,那岂不是又要乱套?

“为啥要这样规定啊?咱们军中原来不是一样有那么多女人,而且也能打仗。”黄氏以前也怀过两次身孕,但都因为居无定所、四处流离而流产,所以想孙子的心更加急切,话语中也带了一丝不满。

“原来那是没有办法,才让妇女家小都跟在营中,如今咱们有了自已的地盘,就不能再让女人孩子们跟着一起受苦了啊!”李元利连忙安慰黄氏,“娘,我知道您的心思,等今年咱们打下四川,然后搬到重庆去住,到时我娶个婆姨多生几个儿子,让您烦得不行!”

“方娘(黄氏的小名),咱们元利以后是要当皇帝的,是要注意点,可不能给人落下口实。”高夫人也说道。

黄氏这才又开心起来:“我才不嫌烦呢,生再多我和你奶奶都能照看得过来。”

一家人其乐融融,李元利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温馨!

大兴军的将领们又聚集到了军务司,这一次谁都知道要开始打仗,不过从他们脸上看不出原来战斗前的厌恶和无奈,而是显而易见的渴望和兴奋。

军务司小楼前已经站满了各将领的亲兵,四周也布满了警戒人员,随着各部门主官和各军将领陆续就坐,李元利敲了敲桌子,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他才扬声说道:“大军定于八月十六日夜辰时开拔,等会有正式的军令让你们签收!下面咱们先听听各司的汇报,看看前段时间规定的任务到底完成了多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咱们先请袁司长说说粮草后勤的准备情况。”李元利对袁宗第伸了伸手,示意他开始做报告。

“元帅,自您下达任务至昨天为止,政务司下属农业局,在工务司以及军务司的大力配合下,已经制出军用干粮两万两千石,马粮三千五百石,另外,政务司还发动老营的女眷和不能下地干活的老百姓,为咱们的将士缝制出了一万三千两百件衣裳,一万一千双布鞋,草鞋也有五万双,总算是完成了元帅交给政务司的任务!”

袁宗第说得很大声,虽然这是前天袁宗道才告诉给他的数据,但不管怎样说,始终他才是政务司正牌的司长,当然有资格趁机机会得瑟一下。

李元利很满意,这些粮草已经足够大军两月之用,有这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再制出干粮送到前线去。这年头大军出动,粮草的运送是个大麻烦,往往数万人的军队所需粮草要几万民夫运送,这使得粮草的消耗更大。

但到了李元利这儿,这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他首先想到的是前世的军用干粮,初期的军用干粮其实制作很简单,无非就是粉碎、加热、脱水、压制,需要注意的只是营养的搭配而已。

李元利也不懂什么营养比例,他只是按照平时的饮食结构,将大米、小麦、干果、蔬菜、猪肉粉碎之后,再加入鸡蛋、盐、糖、水混合搅拌均匀之后暴晒,等晒得快干的时候用水力机械压制成半斤重一块的成品,然后再晒去剩余的水分,就成了合格的干粮。

由于完全脱去了水分,这种干粮可以保存三个月之久,一个士兵每天只要两块,就可以保持充沛的体力,如果没有进行剧烈运动,一块就能维持消耗。

这种干粮的好处就是方便携带和食用,高压压制过后结构紧密,每个士兵随身携带十斤,就可以保证至少十天的食用,食用方法也很简单,用开水一泡就行,实在没条件的情况下就这样也可以吃。

马粮的制作同样如此,只不过是将原料换成了小麦、麸皮、豆子、干草,到时再喂点青草,就能保证战马不掉膘。

“非常好!”李元利赞了一声,“不过后面也不能放松,最起码还要制出相等数量的干粮出来。”

“好!”袁宗第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制这东西基本靠水力机械,根本不需要多少人手,而且还是分到各县去做的,再加上现在正是太阳毒辣的时候,也不怕没晒干变质,要制再多都没什么问题。

“党司长,工务司那边进展如何?”李元利指了指党守素。

“元帅,目前为止,两百万发定装子弹、一万三千支枪已经尽数交付军务司,这已经是尽了全力,主要是打制枪管和弹簧的工匠太少!还好得元帅制出水力锻锤,否则后面三千支都够呛!”

“火药已经交付十万斤,现在还在抓紧制造,没交付的有炮筒五十具,炮弹五百发,长刀一万柄,短刀三万柄,枪、盾各一万,箭矢百万,铠甲五百副,胸甲两千副,修复各种甲杖三万余副!”

短短半年时间,能够制造出如此多的军械,这简直是一个奇迹!但李元利一点也不惊讶。燧发枪大多是用原来军中的火绳枪改造而成,新造的不足三千支,刀枪也是回收了军中原来各式各样的兵器,重新回炉用焦炭冶炼,成型后再用水力锻锤锻打而成,除开这些,新造部分其实并没有多少。

大兴军现在在巴东有四个铁矿以及配套的炼铁厂、炼焦厂和军械厂,能制造出这么多东西根本不足为奇。

李元利默默盘算了好一会,这才说道:“燧发枪全部停止制造,刀、枪、箭也都停下来,火药、炮筒、炮弹照常生产,甲杖只造胸甲,另外再加一个头盔,稍后我会画图样给你。”

作出这样的安排,他自然也有他的考虑,大兴军中的将领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任何事情只要听元帅的安排去做就行。

只要解决了吴三桂,满清在汉中已经没有了多少兵力,光当地此起彼伏的起义就会让他们手忙脚乱,根本无力南下,到时只需派出小股人马到几个险关驻守,加以提防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