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亩产五千斤(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李自成、张献忠等等部,却乘势而上,大破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城,杨鹤现在军中已无粮可用,如果再不将粮草送上去,就怕军中生变啊`”

周延儒说话之时,额头也也已经微微冒汗了,粮道被断,部分粮草被劫了,如果放在此前,他还不是很担心,但是这粮草可是皇后娘娘,带着宫中一干嫔妃、宫女亲手织的云锦,筹集的几万两银子,所购得的。

现在大半被劫,让他怎么也不要意思说出口。

“庸才,无能之辈,连粮道都看不住,我要他作甚。”朱由检勃然大怒,背着手,恨不得将杨鹤立刻革职了。

周延儒心惊肉跳的站在原处,也不敢说话,只是静静的聆听着。

虽然他知道,杨鹤也是尽力了,可朱由检看事情,只看结果,谁还管你当[笔趣阁 www.biqugetv.xyz]时做了什么,结果败了,就是败了。

“你马上传令,曹文诏移军山西,携粮草协助杨鹤,粮草的事情,让户部从给辽东的兵饷,匀出一些,先管山西。”朱由检虽然恨铁不成钢,但总不能将所有人都杀了,刚才说的也是气话。

杨鹤虽然资质平庸,但贵在廉洁,目前,只能用他了。

“皇上,可辽东局势不稳,动了辽响,万一~~~~~”

“哪有那么多的万一,后方不稳,国体不安,他们又怎能守住山海关,就这么办吧。”朱由检白了周延儒一眼。

身为内阁首辅,如此优柔寡断,再看看唐学志,咋看都比他强。

“不知唐爱卿对山西的态势,可有了解。”

这会,朱由检的目光,又转到了唐学志身上,仿佛,他身上藏着无数的秘密。

周延儒这才注意到,朱由检身边的这个年轻人,不过只是参将之身。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参将,竟然能得皇帝亲自召见,还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呃,皇上,这位是.....”周延儒有些瞧不上这个‘参将’,但是当着朱由检的面,他还还是朝着唐学志轻轻点头笑了笑。

“卑职,唐学志,见过首辅大人。”

没等朱由检回话,唐学志倒是先开口了。

“你,是福建的唐,学志。”

周延儒心中一惊,幸亏他及时打住了,不然还真的叫成了唐疯子。

唐学志的事情,他也听熊文灿说了不少,朝中也有所传闻,本以为此人最少有三十四岁,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年轻。

“正是卑职。”唐学志淡淡的说道。

随后,他又将目光转到朱由检这边,拱了拱手,道:“皇上,周大人,朝廷在山西,只需要盯住两个人就行。”

“哪两个?”

“现在朝廷对山西匪患,剿抚并用,这没有什么错,或许说乃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只有两个人,绝对不能放虎归山,那就是张献忠和李自成,这两人,狼子野心,养不熟,如果真的抓到这二人,必要除之而后快。”

“呃,你怎么知道,这二人反复无常,你远在边海,甚至岸都没上过,又怎么会知道山西之事,恐怕也是道听途说罢了。”

周延儒对于此话,当然不信,虽然他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但是现在这两人的实力,却不是最强的,如果信听了他的话,自己这内阁首辅,还不白当了。

“周大人,卑职言尽于此,信与不信,都不强求,不过,我敢打赌,不出几年,这二人定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历史上,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而张献忠则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本来这也没什么,只是,这两二百五并没有多少本事,不仅经营不善,在面对辫子军时,更是一败涂地。

张献忠在川,更是杀光了当时的川人,可谓罪大恶极。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唐学志都想阻止这两二货。

“唐大人,既然你料事如神,可有办法,解决山西之事。”

周延儒冷冷的看了唐学志一眼,唐疯子的名字在京城久有传闻,没想到竟然是一个信口开河的家伙。

当日,熊文灿还要提此人为海军提督,皇帝竟然答应了,这会他决定干脆当着皇帝的面,揭发此人。

朱由检倒是不说话了,佯装看地图,转到了地球仪的另一面。

“山西之事,不得不说粮食,农民军倚仗的,也不过是那些糟了灾的百姓,如果当时朝廷能及时赈济,恐怕也没有今日之患了。”

“不过,现在却还有补救之法。”

“补救之法?”周延儒故意问道。

朝中如此多的大臣,大学士,大才子,都没人敢说,陕西和山西除了剿,还有别的补救之法,他倒是要让唐学志说出来,好在皇帝面前揭发他的真面目。

“没错,只要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入陕西,安抚百姓,谁吃饱了撑着,还去造反啊。”

唐学志淡然笑道。

“哈哈哈,唐参将,这就是你的补救之法吗?”周延儒简直笑喷了,这不废话吗?

朝廷要是有粮食,还用你提出来,只怕早就平定了陕西的匪患。

顿了顿后,周延儒又道:“陕西三十万官军,现在连粮食都没有着落,拿来的粮食去赈济百姓,你可知道,陕西和山西八百万黎民百姓,那什么去赈济他们,没有百万两银子,能办成?”

朱由检此刻,也一直听着二人对话,知道周延儒说的没错,现在给山西的粮饷,已经榨干了他所有的银子。

当下,唯有再像东南加征税赋才能满足军需。

“周大人,所以说,你眼界还是小了点,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粮食,能亩产五千斤,你说山西还会缺粮吗?”

唐学志刚才还客客气气的,见着家伙竟然咄咄逼人了,也不再和他客气。

“什么,亩,亩产五千斤,天下怎么会有此种作物,简直一盘胡言,眼下大明最好的良田,也不过亩产三百斤,如果有这种东西,我大明,怎么闹饥荒。”

周延儒只觉得唐学志是在信口开河,不过听到亩产五千斤的字眼时,心里还是咯吱一下,有些震惊了。

那个谁,有票不投,拖下去.......

喜欢明末之海上雄师请大家收藏:()明末之海上雄师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