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中医与哲学(一)(1 / 1)

国医大师 九鼎八簋 1122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快去把那些博士后流动站的人还有老教授们叫来”许院长听完王明所讲之后和司永志对视一眼然后对着身边的一位导师说道。

“是”那位导师点点头很快就出了阶梯教室,他也是学医的,也知道王明所说的话很有见地。

“王医生真是不简单,一个中医三问就把郎中的心酸以及经验之谈全盘的体现出来了。”许院长对着司永志说道。

“我看一会肯定说出不少让人深思的事,估计今天听课的学生或者导师教授们都会被这家伙影响喽呵呵”司永志虽然说着笑,不过目光依然还是停留在王明身上,证明着他已经被王明影响了。

台下的一些小动作没有影响到王明,王明依然说着。

“如果把一门科学的发展喻作登山,中医是科学的,完美的。因为它已经走到泰山极顶,它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和这个人身上的疾病,以及与这个人相联系的周围环境,甚至宇宙。西医呢?它尚在登山的过程中,它看到的是局部,是零散的或大或小的部分,有的部分病了,有的部分没病。正因为这样,西医要求‘专’,中医要求‘全’,要“上知百晓生文学网,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黄帝内经》语)。那种用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的做法是错误的。作为一个华夏人,应该对华夏的历史,文化,哲学,有足够的认识,中医的根在此,中医的衡量标准不应出于彼。(本章节由小说网网友上传)

拿衡量飞机的标准来衡量坦克,拿衡量鱼儿的标准来衡量鸟儿,不是混蛋,胜似混蛋。如果这种行为出自一个平民,我们可以原谅他的无知;如果这种行为成为政策,那又是谁在给我们的国粹‘穿小鞋’?”

“除了你们,还有不少人曾试图去报考大学的中医专业。但因为数理化不过关而被拒,这些人也曾试图去参加中医执业资格考试,因为学历。西医知识,过分西化的试题,而自打退堂鼓。如果当今的数理化和西医知识是学成中医的必备条件,那历史上那些名中医肯定都是假的。诸如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叶天士,吴瑭等;而近现代史上。秦伯未,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高辉远等前辈,都是在数理化和西医知识过关以后,才成为名中医的。这种结论有多么荒唐,大概只有政策(制度)的制定者。弄不懂

前段时间在报纸上我看见了一位记者问『药』监局官员的话:现在『药』店卖『药』。政策面对中『药』和西『药』有没有不同的监管标准?答:没有。问:中草『药』,中『药』店呢?答:都一样。

也见到过病人对一位科班出身,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老中医的问话:请您帮我看一下,这包中『药』用了哪些『药』?答:我不认得草『药』。在医院,我只管开方就行了。

我们读古人遗著,总讲『药』物成『色』。修合炮制,甚至有因修制『药』物而中毒身亡者。如上海御医陈莲舫。中草『药』是大自然的产物,成『色』不同。产地不同,效力就不同,用量配比也就不相同。一个老中医高级职称,竟不识中『药』饮片,何谈用『药』精准?是他的过错?医院的过错?这种体制能使中医事业得到发展吗?”

“今天我说这些,只是要告诉你们,中医的发展,以及他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你们,你们知道为何学医,如何去医之后必然会挣脱枷锁,跨上更高的一步。”王明对着下边的已经被震住的学生说道。

这些听课的有学生,导师,甚至老教授,不过大部分人都在做着笔录他们打内心里也是赞同王明的看法

“说的挺好,但是这些怎么可能会和哲学玄学历史古文化等结合”略显刺耳的声音在本来安静的教室中显得格外的突出。

几乎所有人都回头看向后面说话之人,那人却也不惧别人的目光,依然看着王明。

王明看着说话之人,心中好笑。整间教室中,有不少的外国人,不过这些人却都能理解以及赞同自己的说法,这让王明欣喜,不过眼前之人乃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之人,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让他生气的同时也被气笑了。

“无妨,可能你们在做的人心里也有些疑『惑』,中医为什么会和那些联系起来那我们就说说中医把”

王明说完之后,伸手在后边黑板上指了指中医那两个字。

“yīn阳平衡,五行生克之类的理念你们都知道和中医有关。那我就说说这些哲学理念吧。谈起中医,人们往往想起yīn阳平衡、五行相克之类的华夏古代哲学理念。但究竟什么是中医?何谓yīn阳五行?如何相生相克?或许很多人并不明白。中医融合了哲学、宗教、艺术的文化,是哲学智慧的实践,是一种“生生之学”,集养生、治病、恢复于一体。但在近代西医思维的结构下,我国中医已经发生变异,渐失原貌。当务之急,发展中医需要唤醒国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从根上来一番变革。”

“老师,那您看来,中医和哲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刚才发出刺耳声音的学生,现在满上换了一副面孔,王明短短几句话就说明了为什么要知道那写似与中医无关的事,这不仅是保存中医,更是珍重华夏文化

“华夏哲学和中医是紧密相通的,可以说,中医是在实践华夏哲学和华夏文化的观念。中医是华夏哲学实践的最好体现,它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完善理论和整个理论构架。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整体关联、动态平衡、顺应自然、中和为用、yīn阳消长、五行生克等理念,这些都是华夏哲学甚至华夏文化最根本的理念。

在华夏的哲学中,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和事物之间是一个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开的,不是没有关系的孤立的个体,而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相对的,是相互牵制相互推动的,那么这种用华夏哲学的理念来讲,就是yīn阳相制、五行相克,这个道理可以运用在各个方面包括维护我们的生命上。”(未完待续……)

(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