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抗盐碱玉米(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841章抗盐碱玉米

办公室里,杨小涛端坐桌前,娄晓娥侧身站在近前,于海棠正对着,三人亲疏一目了然。

“杨厂长,是这样的,我们主任得到厂长通知,安排下来不少任务,这里面有您的好多。可现在就这么几个,我们宣传科很难做的。”

于海棠轻声轻语,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杨小涛,想从杨小涛脸上看出点表情变化。

哪怕对她笑一下也好。

“这件事,我会像李主任说的。”

杨小涛没有回答,只是回了句,便继续低头批改文件。

于海棠见杨小涛的无视,牙齿咬的嘎嘎响。

娄晓娥见此,知道这是在帮她,随即转身站在门口,于海棠见了,嘴里的话也说不出,最后还是憋屈的离开。

“厂长,我去忙了。”

娄晓娥笑着,杨小涛摆摆手。

等两人离开,杨小涛才拿起桌上的电话。

“老李嘛,我啊。”

“对对,我的意思是,这东西不能只看过去,还要看未来嘛…”

宣传科。

李主任挂掉电话,脸上纠结。

“这到手的名声不要,真奇了怪了!”

摇头走向纪念馆。

没一会儿,于海棠冷脸看着娄晓娥笑着走远。

心里说不出的烦闷。

……

中午吃完饭,杨小涛就跟杨佑宁说了声,这两天有些事处理,轧钢厂这边未必会来。

杨佑宁也知道杨小涛接下来的安排,下周一就要出发去西北,这几天为这事高玉峰没少跟他通气,当然跟杨小涛说的更多。

杨佑宁也清楚这事不比寻常,所以杨小涛有很大的自主时间。

何况,现在轧钢厂已经走上正轨,杨小涛出去一段时间就当是放假了,见识下祖国大好河山,陶冶下情操,然后回来,继续为轧钢厂做贡献。

一路开车回了四合院,杨小涛突然回来,让院里不少人惊奇。

不过看着门口的吉普车,众人猜测是有急事吧,也没人上前询问。

刚进院子,杨小涛就往里面走。

这一路上,杨小涛心里挂念着玉米的生长情况。

若是一切顺利,正好跟杨村一号那样,找出能够抗盐碱的高产玉米,然后找到对应的父母本,带到西北去。

快走两步,小薇从番茄堆里飞出来,落在杨小涛的肩膀上,神情并不高涨。

瞬间,杨小涛的脚步一停。

而后快步走到昨晚种下的地方。

预想中的一排排玉米幼苗没有出现,眼前的只有稀疏散落的几颗。

“怎么回事?”

“咻咻!”

小薇在心底里解释着。

原来今早上小薇按照杨小涛的吩咐催熟昨晚的种子,结果发现有些种子根本无法催熟。

最后只有少数的玉米成功发育,胚芽开始长出来。

杨小涛听了皱眉,“莫不是能量不稳定?”

心里猜测着,不过看着稀疏的玉米面,数了下只有八颗苗,这连种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心里不由得慌乱。

显然,这跟想的完全不同。

不过,有长的也不错,起码还有点希望。

杨小涛在心里安慰自己,实验刚有了起色,哪能轻易放弃。

再不济,也要做下去试试。

回到屋里,杨小涛拿出纸笔又琢磨一番,随后将小薇叫到房间中,又从空间里取出A、B和其他两种普通玉米,让小薇将血柳里的能量注入其中。

小薇照做。

但最后的结果跟先前一样,要么是干瘪,要么是膨胀,甚至有的都变枯萎的颜色。

这也让杨小涛确定,眼下只有C株可以与血柳中的能量兼容,形成新的个体。

而其他玉米都不行。

也就是说,院里长出来的这八颗玉米苗,就是,最后的希望。

“小薇,照看好这几株玉米,千万不能出意外。”

事情远比自己想的更严重,容不得马虎。

小薇点头,飞到一旁玉米上,开始施展能力。

白天院里人多眼杂,杨小涛也不敢让小薇全力施为,但到了晚上,把院子里的灯一关,这角落处没人在意。

晚上八点,杨小涛吃完饭后,小薇忙活大半天终于将玉米催熟到了授粉期。

这次为了确保获得稳定的性状,杨小涛让小薇控制好,都是自花授粉。

等到了下半夜,所有工作完成,小薇已经累的爬墙了窗户,对这月光不断长着小嘴,身上的翠绿色也渐渐往青绿色恢复。

杨小涛也趁机打开灯,帮她增加点能量。

第二天,杨小涛起床查看结果。

八颗玉米都授粉成功,在小薇的关照下,已经有穗头冒出来。

杨小涛见此放下心来,便开车离开四合院,一路跑向杨家庄。

过几天就去西北了,总得跟冉秋叶他们说声,况且这一次出去还不知道多久。

杨小涛回到杨家庄住了一晚,知道了不少事。

先是这个周一的考试,学生们进步很大,老师进行专项辅导下,一些难题也找到了解题思路。

其次就是杨辉,上次洪老师说起过,将养殖蚯蚓的法子提交上去,这次直接来人要求前去指导。

村子里杨太爷和杨大壮商量一番,就让杨辉去趟。

反正农场里还有其他人。

而且根据洪老师的消息,韩首长有意将杨辉拉到队伍里,当然这要看杨辉的表现。

对此杨小涛没有意见,甚至觉得杨辉走上这条路也不错。

起码韩首长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在家里住了一晚上,冉秋叶也发现杨小涛心态的变化。

最直接的就是,又回到以前那么不要脸了。

当然,实验玉米的事情杨小涛挑着说的,小薇无意中的惊喜也被他说成无意中的发现。

毕竟有些事解释的越多破绽也就越多。

周四一早,杨小涛就开车离开杨家庄,并且说等周日再回来。

一路上心里挂念着院里的玉米,开车回到四合院后,杨小涛就直奔家里院子。

站在门口,杨小涛看着八颗玉米长的挺高,叶面宽大且厂,虽然玉米棒子不大,但也不小。

说明这些玉米都具备较强的抗盐碱性。

杨小涛走到近前的玉米,伸手去捭棒子。

下一秒,杨小涛觉得不对。

棒子很轻,而且手捏下去,没有充实感,反而有点软。

杨小涛顺手扒开皮,果然,里面竟然只有棒子,没有一颗玉米粒。

这一刻,杨小涛的呼吸加重,心里更是沉甸甸的。

放下棒子,又去摘下一颗。

同样的,还是没有玉米粒。

杨小涛不敢相信这结果,前天获得成功后他还欣喜若狂,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还命名为血玉,可转眼间就被打脸了。

果然,事不到头,祸福难知!

都说万事开头难,却不知道,后面一山还有一山高。

连续掰了六颗玉米,结果都一样,只有空空的棒子,里面没有一颗玉米粒。

杨小涛有些泄气。

“或许,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不必在渴求!”

心里想着,走到最后两颗玉米跟前,同时掰断,然后扒开玉米皮。

咦?

猛然间,杨小涛看到一颗玉米上竟然稀疏长着几颗玉米粒。

这一瞬间,杨小涛有种不真实感。

这,只要有长的,就能继续种植啊。

当真是,苦心人天不负啊!

杨小涛小心的将这颗玉米放在一旁,又扒开最后一个。

结果,还是没有。

不过杨小涛已经找到了玉米粒,那接下来的实验,也能继续下去。

“十八粒玉米。”

书桌前,杨小涛看着摆放整齐的玉米粒,这些都是小薇小心翼翼取下来的,每一个都是饱满状态。

“小薇,看一下有什么不同。”

杨小涛取出一把C型玉米的种子,两相比较。

小薇上前,小手各自搭在一颗玉米粒上,仔细感应一番。

随后,杨小涛的心底里就知道两者最根本的区别。

能量的大小。

“也就是说,血玉内含的能量,是它的两倍?”

“咻咻!”

“有意思,有意思啊!”

杨小涛看着十八颗种子,又看了眼一旁的普通种子。

突然站起来,“管它什么情况,先种了再说。”

于是,院子里再次忙碌起来。

一粒粒种子埋进盐碱地里,浇水后,小薇开始“发功”杨小涛就等待结果。

晚饭前,杨小涛出门看的时候,十八颗绿苗长了出来。

这是个好兆头,起码都能长。

周五晚上,经过一天的“梦幻”生长,凭空多出来的两排玉米,让院子里的青色多了份厚重。

杨小涛看着一个个长势良好,叶子宽大的玉米,伸手掰下来棒子,剥开后看着里面的玉米粒。

只打眼一看,这血玉的产量要比C型玉米的高,虽然没细数,但玉米棒子上九成的地方都布满了玉米粒。

当然这棒子比起杂交玉米差的太多,就是和普通玉米相比,也不见优势。

棒子短小,玉米粒也小,但这是在盐碱地上种出来的啊。

“终于有个交代了。”

杨小涛身体陡然放松,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可谓是心力交瘁。

就连小薇都累了,何况他这个主人呢。

坐在台阶上,笑着,笑着。

院里的人都看着杨小涛这滑稽的一幕,王大山走过来,这一阵也看得出杨小涛在忙活,就是不知道忙活啥。

“小涛,你这是咋了?”

王大山看着地上露出的玉米,那个头也太小了,还有那玉米粒子,要是磨面粉得更少。

“王叔,没事,没事。就是想到开心的事,高兴呢!”

王大山身后过来几人听了,都是好奇。

不过杨小涛这么说,他们也没多问,见没事都回了家。

院子里其他人见了也是散了,各忙各的。

贾家,贾张氏拿着窝窝头啃着,听大动静出来,一张老脸瞪着杨小涛,灯光下人影拉的老长。

“疯疯癫癫,早晚中风!”

“呸!”

一旁的秦淮茹盯着杨小涛院子里的两袋玉米粒。

“在那放好久了吧,浪费,可耻。”

贾张氏听了默默点头。

随后两人都摸了摸肚子。

“淮茹,要不你再去街道办看看?”

秦淮茹听了,眼中闪过一抹挣扎。

“过两天,我再去找傻柱。”

思忖良久,秦淮茹还是不死心。

贾张氏听了,也没坚持。

毕竟,那是傻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