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缓兵捌(1 / 1)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1624 字 10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萧平安眼瞅着阴长生,慢慢穿上衣服,又把包裹系上,那香炉毕竟也未舍得扔,小心翼翼出了山洞,嘴里念叨道:“我刚刚请你吃过肉,你可不能打我。”

阴长生也看着他,庞大的身躯动也未动。萧平安绕过他,轻手轻脚行了几步,回头见阴长生身也未转,又慢走几步,才陡然加快脚步,跑出百余丈,回头一看,阴长生又跟在身后。萧平安见他缠上了自己,心中叫苦不迭,只得不住逃命。

二人这一跑一追,足足又奔了五日,萧平安不管使什么手段,就是甩不脱阴长生。他若是累了休息,阴长生便也休息,他打猎生火,阴长生也不客气,上前拿一半就吃,就连撒尿拉屎,也一般照做,萧平安见他也不似要杀自己模样,忍不住讨饶道:“我认输了,你回去吧。”阴长生却是充耳不闻,一脸木然,也不知心里想些什么。

到了第六日,萧平安已是越走越慢,他手上伤处已经结痂,右边小腿却是肿胀化脓,一条小腿肿的比大腿还粗,隐约已能闻到一股恶臭。如此又过了两日,他已是跌跌撞撞,走几步就要歇一歇,他这二日也不曾进食,他不吃,阴长生也不吃,只是阴长生仍是气力十足,萧平安却已精疲力竭,只觉昏昏沉沉,身上忽冷忽热。这日行到午间,又跨过一道山梁,萧平安突然倒了下去,只觉浑身冰凉,看阴长生站在后面数丈之外,摇头道:“我不行了,你杀了我吧。”

阴长生看了他片刻,随即转身而去。

萧平安心道,原来他是要将我活活累死,眼下我不行了,他才心满意足。他腿上伤处,开始几天还有些疼痛,如今早已麻木,一丝感觉也无,只觉头晕眼花,天旋地转。

萧平安迷迷糊糊,闭目待死,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突然一堆东西扔在自己胸口,睁开眼来,却见阴长生站在身前,低头一看,胸口却是一堆草叶,根茎。阴长生冷冷道:“嚼碎,敷上。”

萧平安倒是吃了一惊,这七八日来,他还是第一次听阴长生开口说话。见他竟是出手相助,心中诧异,正想开口,阴长生已经转身欲走,脚步一顿,道:“对敌人,要,狠。”说罢大步而去。萧平安知他说的是刺穴那一剑,心道,我便是不犹豫也伤不了你,但心知他说的不假,自己对个功夫高过自己数倍的高手,竟还想着手下留情,当真是个傻子。见他头也不回的去了,更是咋舌,心道此人所为当真匪夷所思,既然要帮我,何不好人做到底带我出去?

萧平安挣扎坐起,将那堆草叶、根茎放到一旁。见那堆草叶根茎应是取自数种植物,他尽数认得,只是不知何用。眼下也无别的手段,当下按阴长生所说,拿起来一根一根,一叶一叶嚼碎,有的苦,有的涩,更有的带着辛辣臭气。嚼碎之后,找几张叶子铺平,敷在右脚伤处,又扯根布条绑了。做完这些,已是气喘吁吁,用光了浑身力气,倒头昏睡过去。

这一觉只睡到深夜,睁开眼来,只觉精神好了很多,伸手轻轻点了点腿上伤处,只觉微微有些疼痛,又有了知觉,知那药草有效。只是身子仍是无力,倒头又睡。这次再醒来,已是日出,他挣扎爬起,地上还有几根留下来没用完的草药,拿着进了林子,寻到处山泉,先灌了个饱,随后去寻草药。林中草木甚是繁盛,小半个时辰,又照样子寻了不少,只是有的多,有的少,还有两种,一颗也未碰到。带着草药又回到山泉之处,拿出长剑,咬牙将小腿上肿胀之处戳破,登时淌出一大团腥臭脓肿黄白之物。将脓水挤尽,把脚放入山泉,拨水冲洗,麻木之后渐感刺痛,待疼痛越来越明显,将腿拿出,又将草药嚼碎敷上。

做完这些已是疲惫难当,又躺了二个时辰,起身掷石子打死只鸟,架火烤了,连骨头也嚼碎咽下。一只鸟下肚,总算感觉又活了过来。此后又连打了几只鸟,终于吃饱。萧平安盘膝坐倒,呼吸吐纳,搬运周天,随着内息在体内游走,力气也是渐增。

萧平安毕竟身体壮实,年轻有力,又有武功根基,如此养了几日,身子已是无碍,右脚伤处也开始结痂。他也不急着下山,在山腰寻个山洞躲了,慢慢恢复。这一日练完内功,又练了一路拳脚,心道自己毕竟还是武功太差,出来一路之上,几乎遇到谁也打不过,须得苦练才成。他右侧手少阳三焦经已经打通,算是十二经络打通了半条,眼下开始打磨左手手少阳三焦经。只是果然如褚博怀所说,经络打磨,越往后越难,虽只通了半条经络,明显感觉左边经络打磨之时,比右边又难了一些。好在他也不是性急之人,每日练功,总有进益,虽是微不足道,日久天长,总有成功之时。

他风雨雁回剑如今只差最后一剑“衡阳雁断”便能全部练成,试了一试,却是内息乱撞,不能依功法运行,出手歪扭七八,不成套路。心道听师傅说,这一招甚是难学,须得仙霞劲练到化利为钝,方才好习练,想是我还差得远。突然想起默心师太给了自己一本《大正离天拳》,说是七剑门镇派绝学秘宝,还一直没有看过,当下从怀中掏出书来。此等武林秘籍,自然是拿油纸包的仔细,倒是一点未曾淋湿破损,他在峨眉山上,已经偷偷问过褚博怀,习练这套拳法,不是内家功夫,峨眉派与衡山派也无仇怨,只有峨眉派同意,他大可习练,然后回山,记得告诉师傅便是。

萧平安看那书厚厚一本,心中暗赞,果然是镇派绝学,这本书比本门“风雨雁回剑”还厚,“风雨雁回剑”乃是镇派剑法,都是师傅教授,他只见过秘籍,自己还从未看过。翻开来,见纸张簇新,想是手抄本,心想也是,既是始祖传书,自然非同小可,默心师太就算再大方,也不会以原本相赠。见第一页,满幅的蝇头小楷,是一篇前序,乃是那位七剑门始祖亲自执笔,尽是吹嘘卖弄之辞,写的既无文采,又是啰嗦,他识字不多,着实也不爱看书,耐着性子看了一页,一翻后面竟然还有九页,实在看不下去,当下略过不看。

直接翻到功法和招式部分,看了一会,眉头却是越皱越紧,他连看了七八页,竟全是功法,这还只是一招。萧平安心中大奇,不再细看,只是翻阅,一本书翻完,竟是有些呆了,这厚厚一本,却只有十六招拳法,绝大部分篇幅,都是讲如何行气的功法,招式的图谱说明堪堪不到十分之一。寻常秘籍,功法就算稍多一些,也不至相差如此悬殊,看那拳法招式图谱倒不复杂,一招一式,大开大阖,想是走的纯刚猛路子,大巧若拙,不讲究花巧,倒也甚对萧平安脾味。

注1:宋朝官员的官职由三部分组成:官+职+差遣。举个例子,北宋熙宁七年(1074),苏轼从杭州通判任上调任为密州知州,这时他的官职是“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其中,太常博士是“官”,只表示官阶,不是实际职务。北宋的太常博士为八品。直史馆则是苏轼的“职”,即馆职、贴职,表示其文学与学术地位,就如今天有些官员,挂着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之类的学术头衔,显得很有学问。宋朝的直史馆为从六品。也就是说,此时的苏轼是一个从六品官员。“权知密州军州事”才是苏轼真正的职务。由于苏轼本人的品秩(从六品)低于密州的州格,所以用了“权知”的字眼。若官员品秩高于州格,用“判”字;官员品秩与州格相等,则用“知”字。此外还可加官员出身,比如“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以上三种都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才授予。

注2:事实上,宋朝对官员的监察非常严格。宋朝政区划置采取三级制,即中央之下设路,路下设府、州,府、州下设县。一般说来,路里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司(仓司),统称“四大监司”。帅司主军政,漕司主漕运,宪司主刑狱,仓司主仓储,各管一摊,互补统辖。看上去四个平行的职能部门除了“各管一摊”的分权理念之外,另赋予各司主管官员以监察之权,这就好比朝廷在每个官员的身边同时安装上诸多的“监控探头”,令所有官员都心怀畏谨,不敢轻易欺瞒朝廷,一旦其欺瞒作假的行为被任何一个“探头”监测到,后果将十分严重。但制度和执行往往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