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心照(1 / 1)

复空纪 啸寂 1396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羊斟看到那灯笼向上一跳一跳的,正好可以照出那个中年男人的脸:

守臣!

他当然记得这张脸!那些不得不装腔作势,与他“称兄道弟、胡吃海喝”的日子,这张脸的各种表情,都在羊斟的记忆库里存储着。

只是现在他的样子,真心很丑恶:是那种“垃圾人”、“泼皮”的流氓、强盗样,哪里还能想象,这个人,居然吃了官家饭那么多年。

羊斟虽然不清楚这两个年轻人和他之间到底有怎样的一种关系,但是很显然,他们让他失望了。

一声声马鞭声,伴着一声声哀叫,让这个夜,变得令人揪心起来。

正当羊斟犹豫,要不要出去,到近前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远处又传来一阵“叮叮咚咚”的马队带着银铃声,越来越近。

羊斟继续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只见很快,一辆“花车”驶了过来,从车上款款走下一位,带着皇家罗冠幢的女子,被一左一右两位女使护着,也走进了这所荒宅。

中年人看到了这人,立即扔掉马鞭,快步迎了上来,赶紧跪拜在地,屁股蹶得比头还高。

这女了并不理他,直接绕过去,令两个侍女先把那两个“年轻人”扶了起来;并令手下的马夫,把马鞭递给了年轻人,要这两人动手,去鞭打那个正在前面跪伏着,瑟瑟发抖的中年人。

显然这两个年轻人不敢下手,只能手托马鞭,复又给这位女子“扑通、扑通”跪好,竟又是在同时为那个中年男子求情。

看到这种“不争气”的样子,这女子显然又添新气,把马鞭夺过来,亲自上阵,把这三位跪成一排的每人都“啪啪”抽了几鞭,这才解气似的,把马鞭扔到了地上,转身上车,扬长而去。

面对这突然而来的一场变故,中年男子久久不敢起身,只等这女子的马车走远,好久,确定没有动静了,这才敢站了起来,看到左右这两个还跪拜着不敢起身的年轻人,心生气恼,又一人屁股上给踹了一脚,这才甩袖掸尘,气哼哼地先折返回了屋。

又过了一会儿,“都进来吧!”

他的声音传出,这两个年轻人,才敢起身,一路小跑地也跟进了屋里。

车夫收拾马车,自去睡去,这院中,变得空无一人,只剩一袭月光,铺满了地面,刚才被人们搅乱的灰土地面上,还依稀留有几团搅乱了的印迹,证明着刚才的一切,不是幻觉。

羊斟并不知晓这辆“花车”里下来的是什么人,只是从那仪帐的等级来说,应该是皇族的人。但,在这北境,郯国的皇族所用仪帐,他都清楚;这个认不出来的,应该是来自鲁国皇室的了。

这时,旁边一个亲信小校,凑上来悄悄给羊斟耳语,汇报说道:

“花车,乃鲁国公主名下营生,专为嫁娶媒妁之用,此女,极有可能就系被郯君所弃之妇:鲁国公主。而鲁国公主其人,又好面首,此两子年轻肤白,或者就系其心好之人。”

“原来如此!”

羊斟有点理出思路来了:

“这个守臣,用“小白脸”与鲁国公主套近首,无非是想攀附鲁国的势力,与我作对!”

一想到这个人的过往,他能想出这样的“下作手段”,倒也是符合他的秉性。

羊斟举起手,想令所率官兵围上去,将此“守臣”的老巢,一锅端了;但举到半空,又突然顿住了,一个新的念头,又突然落到了他的脑海中:

“既然他与鲁国公主有谊,现有有隙,要是我即刻断了这条线,万一鲁国公主与阳虎钩连,知道是我把她的心头之好给掐了,万一今后他们不再助我增长‘战功’;那对我在郯国势力的稳定,也不是一件好事……不如,且先放了他!待以后,视况再作动作罢!”

想通了这番道理,羊斟放下手,对手下交待:静悄悄撤!

守臣并不知道,这窗外不远,自己的所有谋划,已全被“老对头”知晓,还只顾对着两个年轻人,不断训斥、惩罚,自己和自己“玩”得不亦乐乎。

回府后,羊斟把所探听到的一切,都告诉了王丹,希望父亲这边能有更多建议给到他。

王丹对儿子能按住冲动,及时刹车,表示了极大的赞许和肯定:

“吾儿成稳有余!吾心安矣!”

“拥寇自肥”要想玩得转,就必须和“贼寇”成为利益上的“暂时队友”。

从立场上讲,“召将军”为官军、“守臣”和“阳虎”的鲁国兵士为“贼寇”,是绝对“势不两立”的对手;但和守住目前在郯国权势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这个“由头”,不断地给他增加战功和威名,他又势必要与郯国内部其他各股势力去争斗,而这种“内斗”的难度,可要比这“外斗”要难度高太多,不仅复杂,而且相当危险。

权衡再三,羊斟决定与“贼寇”共存,一直保持着现状挺好:只要底线不破,这戏照做,仗照打。至于打多大规模的,打多长时间,大家互相打着打着就都清楚了,不过是“心照不宣”罢了!

上面是这样的“领导策略”,可底下的士卒心里并不清楚,一些愚笨、耿直的士卒,经常会对这种“放水”的对战抱怨:明明可以打胜的!为什么要撤了呢?

时间一久,老兵油子也从中找到了“发战争财”的办法:油水到处可以捞啊!比如说,为了一场新的备战,所有百姓,要求闭门不出,而所有的生活供给,就都由官兵统一派发。

而在这“统一”之下,发多少,从哪进,两头捞,中间卡的各种“非战争”营生,就这让些“老兵油子”,找到了“发财之路”。

而那些勇敢上阵,一心想打胜仗的新兵蛋子,每当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勇敢出现时,“老兵油子”们就会用一些“好处”,塞给他们的家人,这些家人得到好处,自然会劝说:“傻孩子,要听上司的命令,人家是为了你好,不让你冲,你就不要冲!保命要紧!”

久而久之,这只召将军手下的郯兵,竟变成了一支“商业智慧”为主的“油皮之军”。

老百姓私底下都在议论:“这哪是救命的官军啊!这是夺命的官军啊!”

正常的生活总被一再打断,而要维持生活,又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压榨盘剥”,百姓心中的“牢骚”,日盛一日。

渐渐的,一些边民,开始偷偷越境,往鲁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