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内陆(1 / 1)

复空纪 啸寂 1270 字 10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这个“大气球层”,有条件让上面的水往下挤出,而空气不断上溢。

书亢就在这样的剧烈动态当中,努力顺着自己的“水路”继续上升。在这些“气球”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有些新生较小的气球上层,有一层膜,已渐渐结成了类似“非牛顿力学流体”的样子,书亢很轻柔地踩它一脚,不仅不会破裂,还会韧性十足的,给她一个很强的反弹力,助她上升的速度更快。

书亢踩着踩着,越来越熟练,上升的效率也大幅提高。

又升了大约3、50米的高度,书亢见到了很多根类似植物根须那样的东西,像一个密布丛林一般的列出了新的一段“须须层”。

每一条根须上还赘生有一些“瘤状”的小圆疙瘩,似乎这些小疙瘩的食物,就是下面这些源源不断上升的气体。

有固体的东西攀附,要比冒险踩气球,要更自然的多。

书亢一边扯着根须,一边脚蹼更用力的打水,往上游,根越往上走,越粗大。根的上面,是一团一团根茎模样的块儿状物质,象水中的大荸荠,无数多个儿挤在一起,大大小小,有些长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大团儿;有些还是单打独斗的孤零零飘着。

巨块之上,顺着茎部,开始能看到一些叶片生长了。

果然,书亢如预料地看到了水面!

虽然不是外面最初她跳下来的那个水面,而是钻进这个钟罩模样的内部之后,不断上升后看到的“内水面”。

第一次把“水”抛到了身后,眼前如果再探出水面,应该就是一片干燥、充满着空气的“陆地”部分了。

水面荡漾摇晃的样子,非常象人们站在地球上,看大气层外面的星星,会随着大气层的波动而闪烁不停。

现在书亢看到的水面之上,有一团色彩鲜艳,光亮异常的色块组合,如莫奈名画的印象派那种,需要大脑重新组合,提高分辨率后,判断出是什么东西来。

还没法判断,因为这团色块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动态飘移。

“要不要现在就露出水面呢?也不知道上面这团东西,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还是谨慎一点儿,再多观察一会儿。”书亢给自己一个指令,让自己不至于太过冒失,别一出水面,就成了别的什么东西的“美食”,那就白忙活半天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老祖宗的话没错,幸亏书亢控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

她所看到的那团变化多端的色块组合,是一只巨大的变色蜥蜴状的水中怪物,正伸着舌头喝水。它只是探卷了舌头几下,就把水面搅动得一片色块混乱,让书亢费神猜了半天。

从这个舌头的尺寸推算,这只怪物的体量,起码得有几头大象那么大。

书亢的全身放在它的舌头里,恐怕还占不满舌尖的那一点点位置。

幸亏!

等这团色块组合走远了,水面不再猛烈乱晃,书亢才小心翼翼地把头探出水面,看了一下,水面之上,便是一大块硬梆梆的“陆地”了———她知道,这个“陆地”也未必就有多坚硬,是由旁边那些不断生长变化中的“大荸荠”们抱团、吃着下面的空气撑起来的。

外壳够硬就好,反正,看起来,这种材质的大陆,本身变化不定,那居住生活在上面的居民,也一定是“游牧民族”一般,必须有不断适应各种变化的本事才行。

但说起来,什么叫结实呢?就象能把巨大的飞机托在天空的,是“空气”;能把几吨重的汽车撑起来飞奔的,还是橡胶轮胎中的“空气”;就象是硬气功中,能够让人刀枪不入的神功训练者把肚皮当盾牌,能抵抗得了刀劈斧砍的,还是“空气”。只要这个“空气”能被合适的材料包裹好,还真是比什么都要“结实”的最佳材料。

这上面的包空气材料,就是一间一间的穹顶小隔间的屋子,像是莲藕的内室一般,有很多的孔洞,彼此相通;而这些孔洞所形成的一间间气室里,就生活着许许多多说不出名字来的小生物。

也有大生物———刚才那个来喝水的,就是。

还有更大的生物,刚才那个来喝水的主人———是的,它只是一只宠物,还有比它更要大上几百倍的主人———叫不出名字,也只好先叫“怪物的主人”了。

书亢在仔细观察四周没有什么大型动物,或者会给她带来危险的东西时,才算是猫着身子,偷偷地出了水面,爬到了“内陆”地面上来。

每踩一脚,又会下陷半脚的那种,似乎还能榨出半脚深的水来,但切面比较完整,不是泥浆烂软的那种,还能接受,只不过,会发出“咔嚓咔嚓”声,有些影响“秘密行动”。

怎样才能不出这种声音“打草惊蛇”呢?书亢研究了一下,发现,如果增大接触面积,就不会整个断裂,并留下深深的脚印,方法是:滚。

对,就是滚着走,那样就没有什么“咔嚓咔嚓”声了,只有蒙蒙的压榨水,而水又苦于没有出口能冒出来,只能低声呜咽的超小动静。

书亢先是偷偷摘下水下呼吸器,偷偷吸了一口这里面的空气———还行,虽然味道比不上地球,可是毕竟里面有足够的氧气成份,可以让她把氧气瓶先放到一边。

为了行动更快捷,书亢把潜水服脱下,连同氧气瓶一起,放到了刚上来的地方。为了保护好这套衣服,并且等返程时能再方便找到它,书亢掏出木簪,画了一块仿生岩石保护球,把这些家当收藏妥当。

现在面前是很多孔洞,到底先从哪个洞进入好呢?

书亢看了看,似乎每个洞都差不多,从外面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那就“就近原则”吧!从离“保护球”岩石最近的那孔洞进去,先看看,到底里面有什么。

“我滚,我滚,我滚滚滚……”书亢为自己画了一身紧身衣,用来保温护体,也方便各种滚动式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