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辅兵制度(1 / 1)

血之孙吴 布鲁斯老爷 1333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眼下,我们要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挡住曹军,能不能以守为攻战胜曹军的问题了。而是单单只依靠荆北军团+无难军+白袍军能否守住江夏的问题。

“咱们所有的部署都需要建立在曹军何时南下的基础之上,所以咱们需要情报!但也需要从最坏的情况去考虑问题。倘若曹军真的在秋后南下,又同时进攻两个点的话,咱们又该如何防守?”我抛出问题和二人讨论道。

“主公,淮南那边应该问题不大,唯独江夏这边,如果情况真的坏到如此地步,那主公死守新市的计划便是唯一的可能性。”张昭说道。

鲁肃也对张昭的意见表示赞同,但不一样的是,鲁肃还是很乐观的。

鲁肃说道:“主公,其实情况也没那么糟糕,真正糟糕的是刘裕速取汉中,然后进攻巴蜀;陈霸先又派兵北上进攻桂阳。如此一来,情况才是最坏的,到时候荆北军团就将失去所有的援兵!只能孤军奋战!”

我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说实话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刘裕不可能速取汉中,更不可能在攻下汉中之后便攻略巴蜀,因为他没有这个实力。

其次,陈霸先在南,曹操在北,二人之间相距数千里,所以不可能有所联系。更不可能在曹军来犯的情况下,陈霸先便立马派兵北上进攻桂阳。就算他真的这么做了,恐怕也需要时间去做准备。那这样一来、也就留给了我方所需要的准备时间。

最后,倘若情况真的坏到如此地步了,大不了放弃对益州的防范,就让刘璋自个去对付刘裕吧!届时,黄盖的水师这一支机动力量便能支援荆北军团,从水路,通过汉水去樊城。樊城一下,荆北这一路曹军的后勤便将瓦解。等回过头来,就算黄盖水师再从汉水开到长江,然后逆流而上,深入巴蜀,支援刘璋也来得及啊!”

鲁肃在听后,也赞同了我的观点。

想明白了问题所在,我坦然了,鲁肃也很轻松,唯独张昭还有点紧张。

于是,我和鲁肃便一起七嘴八舌地向张昭作讲解,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消了张昭的疑虑。

总之,我方的内部和南部都没问题,西部和淮南一线问题也不大。唯一有问题的就是江夏那一路,但只要我方好好努力一把,到时候问题也不大。

要说有问题的,那也应该是情报问题,曹操何时南下?又会来多少人?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眼下对曹军的情报等于零,那我们的这一通探讨也就成了纸上谈兵,显得毫无意义了。

不过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曹军肯定会南下。

第二、在打服曹军之前,我方都没有进取益州或者交州的能力。

第三、现在只能休养生息,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在与曹操决战前继续积蓄力量。

哪怕多几个可战之兵,哪怕多一粒粮食,哪怕装备再强上一分,那都是极好的!

“不知主公有没有想过战后的问题?”张昭问道。

“战后吗?我相信我方一定会赢的,但绝不会轻松,极可能是一场惨胜,甚至两败俱伤。总之,在打败曹军以后,我方都没有北上进攻曹操的实力!”我说道。

“主公,昭指的并非是北上打曹操的事情,而是在战后,咱们该如何补充损失,并且让各军团迅速地恢复战力呢?”张昭说道。

“额,子布,你问的这个问题着实是我没有想过的,也不会去想!毕竟到时候能够打败曹军主力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不禁摇头苦笑。

“主公,昭有一策,可在战后迅速恢复各军团的战力,甚至还能帮助主公打败曹军!”张昭说道。

“哦?子布有何妙策,快快说来!”我不禁感到惊喜万分。

一旁的鲁肃也十分好奇,期待着张昭会想出什么好计策来。

张昭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随即说道:“其实这一计策,是昭在应对山越反叛之时就已经想到的,主公,军师,如今我方手握二州,人口在两千万上下,青壮数量当在四百万上下!每一次招募兵员之后,还需要进行至少半年的训练,方可形成战力,不免费时费力。所以昭一直在想,何不在招募兵员之前,就让青壮们能够参与训练呢?”

“轰隆!”

仿佛有一道惊雷在我的脑海中炸开,让我醍醐灌顶,浑身上下汗毛直竖。

当然,这是我因为激动所造成的。

“子布,你的计策真是妙啊!”我不禁激动地抓起了张昭的手。

这个计策就连鲁肃在听后也觉得妙不可言。

倘若青壮百姓平时就能参与到军事训练,等到被组织起来后,只要穿上甲胄,抓起兵器,那就是一支精兵!

所谓养兵千里,用兵一时。

这是一句老话,但用到张昭所说的计策上同样适用。

所谓藏富于民,同样的我也可以养兵于民。

在另一个时空中,汉末因为人口锐减,所以曹操首创屯田制度。

那时候的曹军是农民,曹操治下的农民同时也是兵。

战时为兵,平时为民。

“子布,你暂时还是扬州刺史,等子纲来了以后,你便随我前往西陵。届时,向全境发布新的政令,让青壮百姓在夏冬两季进行军事训练!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青壮百姓们的积极性,我可以先作出许诺,但凡一年中参与训练满三个月的青壮百姓,全家免除所有赋税!超过三个月者,训练时表现突出者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我兴高采烈地说道。

“主公,眼下正值盛夏,不如即刻实行如何?”张昭请示道。

“好好好,此外,这一制度我就取名为辅兵制度!”我想了想然后说道。

鲁肃在听后很高兴。

因为张昭的主意确实好啊!

在这个农耕时代,百姓在夏冬两季原本也没啥事干。但现在有了这个辅兵制度后,青壮百姓便能在农闲时参与军事训练。等到日后参了军,新军也能迅速地形成战斗力了。

不仅如此,参与军事训练,对于百姓来说也是百利无一害,简直是两全其美!

因此,这一计划在被张昭提出后,也迅速地得到了我和鲁肃的认可和支持。

之后,我们三人又针对辅兵制度,对一些细节进行了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