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赢定了(1 / 1)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1198 字 10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刘愣子、方进、赵贺胜,出列!”谢岩在原“睦州刺史府”大堂上,召集所有将领进行会议时,大声唤道。

“末将在!”三位统兵将领一起出列应道。

谢岩道:“命尔等率本部人马即刻出城,方向自定,目标有二,其一,肃清叛军大营周围三十里范围,以免我方援军遭遇伏击;其二,引导三地军队进入战场,并提供护卫,避免叛军集中兵力打击其中之一,若出现此情况,务必让援军就地守卫等待救援,尔等突围回城。记住,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绝对不能参与固守,明白吗?”

“末将记下了!”三人同时道。

“好,四月初一,等援军接近叛军十五里时,尔等全部回城,为避免过早与叛军交战,尽量选择东、南两个方向进城,听清楚了?”谢岩大声问道。

“听清楚了!”三人一齐应道。

接下来,谢岩就睦州城防又做了一些相应的部署,并重点提到北门,说:“叛军大营连绵数里,有一部分距离北门很近,必须要防止叛军的突袭。”

“是,谨遵将令。”北门城防负责将领大声回道。

军事部署完毕后,各位将领纷纷起身告辞离开,他们前脚刚出门,文官和商贾们又陆续走了进来。

“婺州刺史”崔义玄,是一位实干派官员,所以并不介意和商贾们一起商量事情,而且他也非常好奇,为什么这几十名商贾,会千里迢迢跟随大军来到“睦州”,因此,他参加这样的会议,主要就一个目的,听一听看一看,谢岩到底想要做什么?

“上一次会中,诸位提出的‘睦州’重建方案,本官都已仔细考虑过,今日请诸位来,就是为了最后做一个确认。”谢岩说完,看了所有人一眼,然后继续道:“诸位的方案,总体上本官都认可,诸位提出的开店、设作坊等,本官都可以答应,可有一件事,不知诸位想过没有?‘睦州’人口本就不多,相当一部分男丁又参加了叛军,哪怕将来朝廷赦免其中一部分人,此地劳力不足,已成定局,不知诸位可有想过解决方法?此外,各位的重建计划当中,城里占了大头,那么各村可有考虑过?大家可别忘了,尔等需要的物资,可都来自于农村,城里那是什么都不出产的。”

谢岩一番话,说得在座所有人无不频频颔首,哪怕如做官多年的崔义玄,也是觉得其言之有理。然问题有了,又当如何解决呢?

“谢县男,有何想法请尽管直说,只要吾等能够做到,绝不推辞。”说话者,谢岩认识,是“扬州洛家”的代表,也可以看作是南方商贾的代表。

谢岩压根儿也没有推辞的意思,直接说:“劳力问题,可以用畜力或雇请周围州县多余劳力解决;至于各村……”他特意停顿了一下,再次看了众人一眼,然后道:“历经半年战乱,绝大多数百姓家里一贫如洗,各村恢复生产所必须的农具、牲畜,粮种等,从何而来?百姓以无余钱自购,至于朝廷方面的救助,那也是有一个大约的定数,摊薄到每家头上,恐怕也是杯水车薪。驻军村里时,本官有向村民了解过,百姓大多有借债以应对乱局的习惯,或者说是无奈之举吧,然而,举债之利,高达两成,且是每月!如此借债,百姓岂能还得上?为了支持百姓恢复生产,本官决定,在‘睦州’成立一家钱号,专门用于对百姓借贷之用。”

钱号是什么?在座的人不用想也知道,基本和钱庄、当铺性质差不多,可是来自“卫岗乡”的商贾们,却是从中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几年下来,他们和谢岩与冯宝打过很多次交道,已经非常清楚,如谢岩这般郑重其事地提出,基本都是有太多与众不同之处,而且往往效果绝佳,非常人可比。

所以他们率先站出来请谢岩说清楚一些,并且表示,一定支持。

崔义玄很是奇怪,一件还没有完全说清楚的事情,商贾们怎么如同打了鸡血似的兴奋,甚至连什么事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支持呢?他决定自己好好听下去,或许可以给自己一点启发。

只听谢岩道:“叛军覆灭,只在眼前,朝廷必然会有救助钱粮发下来,除去粮食部分,钱财方面当不会少于一万贯;我军目前所有缴获的钱财,大约有十六万贯,扣除军资、犒赏、上缴之外,几乎没有结余,不过,打败城外叛军后,应当有所缴获。本官以为,最后有个一万贯结余当不成问题;在座若是愿意,也可以自愿认购份子,每人上限一千贯,凑足十万贯即可,以‘睦州’来说,十万贯做本钱足够了。”

“一千贯是小事,只是,此钱号由谁来操办啊?”有来自“卫岗乡”的商贾问。

其余来自“洛阳”的商贾们也纷纷问出相同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谢、冯二位校尉主持,那此事可就值得商榷了。

谢岩道:“钱号暂由余望负责,待本官凯旋之后,‘卫岗乡’也将设立类似钱号,此地的将作为分号,主事人从乡里委派,不知诸位还有何异议?”

“卫岗乡”也要设立钱号?商贾们立刻意识到,这件事不寻常,尽管一时半会儿想不出,但是他们都听出来了一件事,那就是在“睦州”认购的人,恐怕将来才能够在“卫岗乡”的钱号里占有一席之地,若是此次不出钱认购,那以后的事,估计也就没戏了。

特别是来自“洛阳”和“卫岗乡”的商贾,他们都太了解谢岩和冯宝,基本上都是谁听他们的,谁有好处。于是,他们几乎没用多少时间,纷纷表示愿意认购。

以洛家为代表的南方商贾,也毫不示弱,全部表示愿意认购。

一边的崔义玄,此时都已经看蒙了,十万贯,如此一笔巨款,竟然就在这三言两语中筹集到了,尤其是那些商贾们态度,没有一个是不情愿,相反,还有一种觉得出钱太少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