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我们一定能做到(1 / 1)

道断修罗 列夕 2220 字 10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道断修罗第四百二十八章我们一定能做到上课的钟声响起,二个进到校中的小家伙往各自的教室里跑了过去。

只不过,让华生感到奇怪的是,今天的先生心情似乎有些不高兴,走进教堂来也没跟大家打招呼,而在在讲台上呆站了一会才打开书本。

“各位同学,我们班有两位同学,因为家里出现了一意意外,不能来学堂跟大家一起读书了......大家以后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不许在学校里打架......”

还没有上课之前,红着眼睛的先生,说了一些题外的话,让坐在下面的华生感到非常意外,扭头望去,才发现往日里坐满同学的凳子空出了二张。

原来,今天真的有二个同学没能来学堂里上课。

华生想起自己老爹跟刘伯说的那些番,这年月的人活着,跟就野狗似的。又如风中的野草,不知道在哪一刻枯萎。

原因先生没有说,华生也不敢问。他只盼着自己的老爹尽快从县城回来,不懂的事情他不能问先生的时候,就会回家问自己的老爹。

......

晚上回到家里,已经是日落西山,看着坐在柜台里的黄玉书,华生隔着老远就叫了一声:“老爷,你总算回来了。”

看着兴致不高的黄玉书,华生将发生在学校的事情跟他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老爹,大姐和大哥在学堂里好不好?”

黄玉书看着自己多愁善感的儿子摇摇头,苦笑道:“你大姐跟你大哥自然没事,只不过,县城的学校,光是你大姐那个班上,就有三个同学没有来报名。”

说到这里,黄玉书看着坐在自己跟前的刘伯叹了一口气:“这都是什么样的世道,什么样的年月!”

看着自家老爹的兴致不高,又得知大姐大哥没事,华生背着书包往屋里钻了进去。

有时候大人间不经意的伤痛,也会传染给聪明懂事的孩子,就如今天的华生一样。在课堂上他见识了先生那种无力回天的落寞。

望着空荡荡的课桌,看着上学期还在一起打闹,跟着先生求学,一转眼就因为家中突生的变故而缀学。

这对华生幼小的心灵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其强烈的程度不亚于上回王家米铺的丧子之痛给他带来的震惊。

回到家中又从自己老爹的嘴里得知,便是县城的学堂也有学生因此缀学。

这对他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回到家里见到红姐,也少了往日间的打闹。只是打开书包,翻开日间先生教的课本,认真地读颂起来。

抱着孩子出来溜达的刘氏看着华生乖巧地坐在屋里读书,也不去打扰他,只是抱着老三往店外面转悠过去。

红姐一边做晚饭,一边走出来跟华生问道:“小家伙,今天是不是挨先生骂了?谁让你放假的时候尽知道跟二狗去山里疯?”

华生看着她笑道:“没有,我只是想多看一会书!”

红姐摇摇头,转身往厨房里走去。

心道现在的小孩子的自尊心也这么强烈了,连先生说一下也受不了?

她觉得晚上要跟刘氏好好说说华生的事,不能因为一些小事情影响到他的学业。

低头读书的华生哪里知道红姐看着他的模样想歪了去,只是抱着书本,一遍又遍地读颂,希望能将先生今天教的课文背得更加熟练。

刘氏抱着小儿子来到店里看着黄玉书问道:“怎么回事,今天的华生好象兴致不高,是被先生骂了,还是让你训了一通?”

黄玉书看着她苦笑道:“他今天听话,我骂他做甚?估计先生也没骂他,是因为一些突然发生的事情吧......”

黄玉书把华生问他的事,跟县城学校发生的一些事跟他说了一遍。然后轻声说道:“我们的儿子太敏感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刘氏一听,轻轻地皱起了眉头,看着黄玉书说道:“自然是好事了,如果他长得象一头猪对什么事都不关心,你就乐意了?”

刘伯一听,禁不住笑了起来:“哪有把自己孩子形容成猪的嘛?华生这几个月变化很大,估计是受了王家米铺那事的影响,现在又加上学堂里发生的事......”

黄玉书看着两人,喃喃地说道:“你们不明白,有时候我宁愿华生笨得象猪......猪有猪的幸福,太聪明的孩子活着会比常人辛苦得多。”

刘氏一听,低头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难得糊涂是教大人的道理,你不要现在拿来教孩子。华生的事情随他自己成长,该经历的事情,该承受的苦难,都让他自己去面对。”

刘氏在对自己儿子教育的问题上,有自己的理解和做法,跟黄玉书有一些不同。

黄玉书叹了一口气,望着屋外那阴沉沉的天空说道:“也不知道这事镇长管不管,只要镇长吩嘱一句,让大家出手帮助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

刘伯看着黄玉书摇摇头,说道:“镇长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哪有心思去管老百姓的死活?”

黄玉又点头回道:“说的也是,这年头他能保住头上的那顶官帽就不错了,只怕是没有力气来管这些闲事。”

刘氏看着两人摇摇头,认真地说道:“我们一家也不容易,玉书你不要多管闲事啊!这红姐跟王三成亲这么久了,说不准那天红姐就要生孩子......”

刘伯看了刘氏一眼,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回道:“这王三和红姐的孩子自然也是我们的孩子,得好好养着。”

他的意思跟刘氏一样,告诉黄玉书不要管学堂里的闲事了,自家的事情本来就是一堆乱麻。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书?

叹了一口气,刘氏抱着孩子往屋里走去。听了黄玉书一番话,她边出门溜达的心情都没有了,她要回屋好好劝一下自己的儿子。

红姐从厨房出来,看着刘氏问道:“华生是不是挨骂了,看他象秋天的茄子一样打不起精神来。”

刘氏看了她一眼,轻声说道:“华生的事情你也不要管,让他自己去想吧。有些事情总得他自己去面对,想明白就好了。”

“那是,不是因为先生和掌柜的原因?”红姐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

刘氏瞪了她一眼,说道:“这年头,一个孩子的难受有时候不仅仅因为父母和先生的原因,知道么?”

红姐点了点头,表示有些明白了,红姐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

第二日清晨,华生有些迷糊地从暖和的被子里醒来,睁开双眼,揉了一揉,发现精神好了一些。

下床洗漱一番,这时候他才想起昨天的事情,自言自语说道:“啊!又少了二个同学。”

红姐好奇问道:“什么同学,你少了什么东西,让掌柜的买给你。”

华生摇头说道:“用不着,没少。”

“没有啊?等你想到了告诉我。”红姐看着他认真说道。

在华生看来不论是县城的学生,还是自己的同学,恐怕都回不到自己的教室之中了。因为学校没能力,镇长不愿意,县长自然更不可能帮助这些学生了。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红姐端着一碗粥二根油条走到他的面前,笑着说道:“赶紧吃吧,吃过了上学去,不要迟到让先生责罚。”

华生接过油条,再看着桌上的一碗粥,心头一片温暖。心道这世道再乱,自己有家中还算是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

至少自己的爹娘,红姐和刘伯,会为自己遮挡住一片风雨,不让他们落在自己的头上。

刚吃过早饭二狗就在店门口喊叫了起来,初为学生的二狗,这二天特别地兴奋,走起路来都是脚踩春风。

两个小伙伴,也不管不顾天空会出太阳还是会下雨,手拉手往学堂的方向走去。

这一天的先生,没有按课本的书往下读,而是给学生们读了一首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先生读的很慢,一字一句,花了一会的功夫才将这首诗读完。看着堂下的一帮孩子,先生几不能语。

有细心的学生发现,这时候先生的脸上,似有泪珠在往下掉落。

先生转过身去,用力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写完这行字,再转过身来的先生,脸上已经看不见泪痕,只有坚定的目光和沉静的面容。

看着堂下的学子,先生轻声说道:“我们会做到,我们一定能做到!”

华生在堂下低声重复道:“我们一定能做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坐在课堂下的华生,轻轻地念道。

看着堂上神情激昂的先生,华生仿佛又回到了上一学期先生跟自己讲国师故事那一天。那一天的先生跟今天的先生一个表情。

眼里都有一道野火地在轻轻地燃烧,虽然那一天的先生脸上的期待,今日里的先生脸上写满了愤怒和悲哀。

在先生一次又一次不经意的冲击之下,更加坚定了华生长大后做先生的决心。

平息下来的先生,接着为大家讲解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上元二年初春,诗人在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有了栖身之所,可以安下心来生活。不料八月大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何时能有千万间宽敞的房子,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大山一般?”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先生站在堂上为大家讲解诗人的故事和心境,如同把自己的颗赤诚之心解开给自己学生看。

眼前的孩子们大多都不明白先生为何今日里如此激动,但是华生却听懂了先生的心声,他也要做先生这样的人!

“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

先生站有讲堂上一气呵成讲了大半堂课,华生在堂下双手撑着下巴,竖起耳朵听了大半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