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再进山
中午,天气晴好,王满银将近几天新收的两大荆条筐鸡蛋全部担到外边。
接着,他和王富贵开始挑选种蛋。
挑选方法很简单,将一只手手指弯曲成圆筒状,对准天上的太阳。再把鸡蛋竖着放到筒口,眼睛凑到另一端观察。
借着阳光照射,如果发现鸡蛋里边存在一块圆形黑斑,就代表是被公鸡压过的蛋,可以孵化出小鸡。
现在农村喂鸡一般都是散养模式。吃饱后,无所事事的公鸡们很喜欢对着母鸡骚情,逮住机会就压上去。
这些家伙为了争夺配偶,彼此还会发生激烈争斗。
双方炸着翅膀,伸长脖子,咯咯乱叫一团。
一旦战斗,便是不死不休。
它们经常会斗的天昏地暗头破血流。直到一方斗败,灰溜溜逃走为止。这个时候,村里碎娃们也是最兴奋地,都会跑过来围观加油。
瞎老鼠学名叫鼢鼠,不熟悉的人很容易把它们当成鼹鼠。
他倒希望经过此事后,对方能够改掉乱说的毛病。否则,以后肯定还会在嘴上吃亏。
不过两三个小时,又捉了近二百只。
据王满银所知,有不少人家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当然养殖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毕竟他们没有空间泉水打底。
约定好时间,几个知青才掉头返回。他们所走的并非同一个方向,刘向阳需要去土坝那边守夜呢。
不知道啥时候回来的,一点信息都没有。
这是王满银后世在网上从国外求生大神那里学到的一种捉鸟办法,原理和吊脚套类似。不过取材更为简单,只需要一段绳子和一根细木棍即可。
等两人把账算好,兰花才走出来到:“富贵哥,家里饭做好了,留下来吃点?”
给生产队办事儿,一分一毫都不能有差错,也没有抹零一说。
王满银凑到看了几眼,随即摇摇头道:“这不是黄鼠挖的洞,而是地羊。”
同样,绝对不是嫌弃自己没文化,同样因为爱。
“不了,我还要回去赶紧把火炕弄好。早一天孵,早一天出小鸡。”王富贵应了一句,担着大筐匆匆离开。
练了一个多月毛笔,勉强落笔不抖,距离入门还远着呢。不过王满银没有急于求成,对王满银而言,有的是时间消磨。
黑窝窝,玉米糊糊,菜则是凉调地软掺蒜苗。
闻言,几个知青陷入沉默。
至于毛笔字……完全一窍不通,连如何运笔都不知道。
虽然两种动物都在地下打洞居住,但其实属于截然不同的动物。鼢鼠个头要比鼹鼠大很多,而且造成的破坏力更大。如果发现洞穴后不及时除掉,最多两三个月时间,它们能毁掉半亩地的庄稼。
不过听说几个人要去山里捉野鸽子,他还是赶紧出声劝道:“别去了,你们都到羊尾巴沟挖过土龙骨,知道那边地势什么样子。崖沟里有地坑,大半夜的看不清路,万一栽到里边咋办?再说现在也是山里蛇鼠虫蚁出来觅食的时候。被蝎子蛰了,被毒蛇咬到都麻烦……为了一口吃的,不值得。”
“下午刚回来的……说马上开始割麦,让我在村里接受劳动教育。”提起这事儿,尚志民依然愤愤不平。
连数了两遍确认,王富贵又开始拿来算盘算账。
结果……老鼠被埋到粪堆深处。
直到太阳偏西,才带着大黄出发。谁知两只猫咪也跟了上来,前后左右跑动着,显得异常兴奋。两个家伙已经算大猫了,前段时间甚至无师自通学会了抓老鼠。
很快,刘向阳和几个知青结伴出现。在他们当中,王满银还看到了消失一个多月的尚志民。
到家,把新捉的蝎子放好,王满银搬了把椅子,坐在脑畔上乘凉。
土粪养蚯蚓的方法非常简单:无非往粪便里边多铺些青草而已,再有就是每天倒两桶水,保持湿润。
为了不引人注意,王满银家早上中午饭菜一向简简单单。但对于村里不少人家来说,其实已经算好饭了。
有了蛋白质补充,猪仔几乎隔一个星期一个样。才三个月多点,已经长到五十斤,体型圆乎乎的,看起来特别喜人。
“半斤就够。”
现在知青们一个月发一斤肉票,但是对这些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来说,还不够打牙祭呢。碰到有吃肉的机会,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这也是王连顺对知青们不干活无可奈何的原因。
在空间泉水不断浇灌下,粪堆里的蚯蚓生长很迅速,一茬接着一茬。
“向阳,天都黑了,你们这是打算干什么呢?”见众人靠近,王满银忙走到场畔边打招呼。
对于那么大一群岩鸽,他同样眼馋。
两个粪堆,每天都能提供小半斤蚯蚓。
而后,他带着众人到山梁另一侧等待。
就这样,两人待在家里静静地等待。
用普通方法积肥最少需要半年才能发酵好,他用塑料布在粪堆上裹了一层后,粪便内会产生大量热量。
刚来到羊尾巴沟旁山梁上,王满银便看到一群灰白色扑棱棱扇动翅膀,朝着麦田方向盘旋着飞去。
“要多少玉米,两斤够不够?”汪立成追问。
人家每月领四十多斤粮食,外加各种票证补助。不干活都有饭吃,凭啥跟着社员们进山受苦。
当然,这也和王满银所采用的积肥方法有关。
刚走到崖沟里,毛蛋突然指着旁边一堆细土,兴奋地开口道:“满银叔,快看,这里怎么那么多土堆,是不是黄鼠洞?”
半年时间,基本常规字已经学完。对于很多文章,她即使不翻看字典,也能顺利通读下来。
“真的……你有什么办法?”
接下来众人也没有耽搁,直接带上工具出发,身后多了几个看热闹的碎娃。
有大黄这个作弊器存在,两人捉蝎子过程显得非常轻松,真正的有手就行。
听到有转机,几个知青又兴奋起来。
等刘向阳几人赶到时,王满银已经做了十多个活扣。
对于眼前打洞的生物,王满银相当熟悉。
见对方开口,王满银笑着问道:“志民,啥时候回村的?没事了吧。”
王满银只能泛泛的安慰。
刘向阳立刻点头同意。现在想想,自己确实被鸽子肉冲昏头脑。这件事情是他提议的,真出啥情况,肯定脱不了干系。
胜利一方公鸡,则独享给母鸡压蛋的权利。
猫吃老鼠天经地义,不过在王满银这里有些无奈。
喂完猪,看太阳还很毒辣,两人没有急着去捉蝎子,而是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看书。
“王大哥,下午我们去山里砍柴,回来的时候路过羊尾巴沟,看到崖沟里边落有一大群岩鸽,差不多上百只,晚上可能就待在那里,我们打算捉些回来吃。王大哥,要不一起去吧?”
在后世,王满银写字的机会很少。上班对着电脑,下班更多是玩手机。他的硬笔字很一般,只能说旁人看了认识。
不过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以变成上好的熟粪,用来养殖蚯蚓效果非常好。
自己空间里虽然饲养有不少,却没办法经常拿出来吃。正好趁这个机会,再捉几只打打牙祭。
做好后,王满银怕鸽群飞回看不到陷阱里的玉米粒,特意又在周围显眼处撒了一些。
这些……都是一辈子围着锅头灶脑转的婆姨们难以想象的。
现在有这么多空闲,正好可以充充电。
“隔壁公社知青拦羊的事儿,你们忘了?”王满银反问。
公是公,私是私。
至于兰花那边,学习劲头更大。只要有空闲,都会读书写字。
家里现有的书都被他翻过几次,甚至一些文字可以流利背诵。尤其鲁迅先生的几本书,每读一次都有新感悟。
“我去,这么多,咱们是找到黄鼠窝了?”刘向阳看到那一堆堆细黄土,同样惊呼不已。
话说几个月时间,王满银彻底脱去浮躁,整个人完全沉寂下来了。
没一会儿,就看到深沟对面有两束光照来。
“地羊,啥东西?”一个知青好奇地问。
前不久,隔壁公社一个知青进山拦羊,不小心跌下崖畔。等被发现时,已经彻底没了声息……“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汪立成率先开口到。
“这东西也是黄土高原的害兽之一,又叫瞎老鼠,常年在地下生活,主要以植物的根茎为食。苜蓿、小麦、玉米……不论啥根茎,这些家伙都吃。而且它们偷吃的时候特别鸡贼,一直躲在地下,用爪子一点点往洞里拽。田里经常会有大片庄稼莫名消失,从外边根本看不出异常,都是这些家伙干的……”
“回来就好”
兰花能感觉自己整个人在发生着变化,朦胧中有了说不出的觉悟。正是这种变化,让她看待村子里的事情时,多了几分淡然和思考。
除了读书,王满银上次去县城还特意买有一本毛笔字帖,开始照着练字。
和大黄一样,它们捉到老鼠后,立刻跑到主人跟前邀功。
王满银无语的回应。
在王满银指挥下,几个知青开始用镰刀在山梁上挖洞做陷阱。
如果没有读书学习,她感觉自己恐怕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石圪节和原西县,还有更精彩的地方,也有着更多神奇的事情。
两人速度挺快,不过半个小时时间,就将三百多个鸡蛋挑选一遍。总体来说,这一批鸡蛋质量挺好,从中挑选出二百七十多枚种蛋。
“那就这样,我们明天上午再过来,”
“王大哥,哪有这么巧。”尚志民不以为然的开口。
但是处在现在环境里,算得上相当惊人了。
放眼望去,大大小小有上百个土堆,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
这些家伙想要吃到粮食很难的,最终肯定还要飞回来。
甚至连自家老岳父得知后,也特意询问过一次。
当然比起后世的科学化养殖,王满银家这头花猪的生长速度就显得有些慢了。人家三个月长一百斤,半年就可以出栏。
可惜学了之后,各种鸟类都是三有动物,让他一直没找到施展的机会。倒是在这个世界里,成功实现了。
洞形状和茶杯类似,洞壁垂直,差不多有十多公分深,里边放上玉米粒当诱饵。活扣放置在洞口上方,另一端的细木棍钉在边沿。
至于大黄,同样跟了上来。
更重要的是,成功率很高。
有时候,兰花甚至想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不过想了想,还是没敢。
这人因为写诗和赵建海干了一仗,最后被送到公社参加学习班。
还是那句话,为了防止家里动物吃到中毒的老鼠,最好从源头开始杜绝。好在空间里有的是鱼虾。趁兰花不在家时,他偶尔会给猫咪们喂几条泥鳅来保证营养。。
吃过饭,趁兰花刷碗刷锅的功夫,王满银也没闲着,拿着铁锹去粪堆边忙乎。
吃过早饭,王满银就找来绳子,开始制作活扣。
现在公社为防止生产队造两本账或者瞒产私分,经常派工作队到下边查账。一旦有差错,王富贵作为二队的会计,肯定要惹不少麻烦。
跌过一次地坑后,汪立成已经有心理阴影了。
她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丈夫要教自己读书写字。
丈夫像是一个引路者,在她生命里注入了新的东西。
尚志民解释完,又出声邀请。
如今王满银家这个粪堆已经成为罐子村的网红景点,经常有村里人过来参观学习。
“暂时保密,你们明天带上玉米粒过来就行。”为了保持神秘感,王满银卖起了关子。
“伱们要信我的话,明天上午过来,顺便带些玉米粒当诱饵,到时候咱们一起捉岩鸽。”这时,王满银开口道。
算下来,这些日子单单捉蝎子就卖了二十多块,比少安一个月工资还高。
有时候,兰花对自己的丈夫除了爱,心中还有说不出的感激。
不过他没有在意,麦田那里专门有人看守。只要看到有鸟群靠近,就会猛然敲锣。
所以对这种玩意儿,庄稼人可以说恨之入骨。
这些家伙还是妥妥的挖洞强人,一天下来,它们能挖出十几米长的洞穴,推出三四堆土。
眼前川沟里这百来堆土,就是一个鼢鼠的杰作。
不好意思,今天只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