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1 / 1)

乱清 青玉狮子 1133 字 2023-01-10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还真是“一切比照圣母皇太后临幸敦柔公主府”啊。

敦柔公主府,最“清静”的地方,是公主的寝卧“荟萃苑”;荣安公主府,最“清静”的地方,却是额驸的书房“洗心斋”。

“洗心斋”也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不过,只有一座房子,挂着“洗心斋”的匾额,两边儿没有东、西厢房,取而代之的,是贴着院墙的两条回廊,将“洗心斋”和院门连了起来,进入院门,不必绕过影壁,便可直接步入回廊。

院子中央,是一个水池,有假山、小桥之属,若绕过影壁,继续前行,便可穿小桥、过水池,抵达“洗心斋”。

这是典型的江南园林的格局。

“洗心斋”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中间的明间,是正式会客的地方;右手的西稍间,是关额驸办公、挥毫之处,亦即狭义上的“书房”;左手的东稍间,是起居、休憩之处,南窗下是榻,靠着北墙,摆了几、椅,自家人说话,一般都在这里,接待最亲密的朋友,有时候也在这里。

母后皇太后被引进了东稍间。

慈安一进屋,便觉得微微炫目,怔了一怔,才弄明白怎么回事:这间屋子,窗子上没有糊纸,而是装了大块的玻璃,因此,内外通透,采光极好。

西稍间那边,似乎也是如此。

偌大一个紫禁城,殿阁无数,但只有养心殿的窗户装了玻璃,连她自己居住的钟粹宫,窗子上,也是糊纸的。

茶水奉上之后,除了母后皇太后和轩亲王。其余一切人等,不论主子奴才,都退出了洗心斋——不仅退出了屋子。还退出了院子。这个,就没有“比照圣母皇太后临幸敦柔公主府”了。那一次,院子里,还有李莲英、玉儿和图林三个人。

这是为什么呢?

咳咳,“荟萃苑”的窗户,糊的是窗户纸;“洗心斋”的窗户,装的可是玻璃,这大白天的,视线是透不过窗户纸的。可玻璃呢?嘿嘿,屋子里的情形,可是看得见的哟。

院子里如果有人,就不够“清静”了。

慈安坐在榻边,关卓凡在一旁垂首侍立——虽然是在他自己的家里,但母后皇太后不“赐坐”,他就不能坐。

奇怪的是,母后皇太后迟迟不开口“赐坐”。

沉默。

本来,是慈安说有事儿要和关卓凡“商量”,太后不说话。关卓凡是不宜主动问询的,可是,气氛太诡异了。再沉默下去就不大妥当了,关卓凡正准备说“太后有什么训谕?就请吩咐”,慈安终于开口了,声音干涩而颤抖:

“关卓凡,我待你……如何?”

关卓凡一怔,赶忙微微俯身,庄容说道:“太后慈恩,云施雨沛,天高地厚!臣铭感五腑……粉身难报!”

“云施……雨沛?唉。这个,‘天高地厚’。我当不起,我也不要你‘粉身’什么的。只要你……拿出良心来就好了!”

“臣精白赤心……”

慈安打断了他的话:“我是说,你对我,可得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你,可不能糊弄我!”

“臣焉敢?”

“好,这话可是你说的,你可别忘了!”

“是,臣不敢!”

“我问你——”

说到这儿,慈安滞住了,话头就在她的嘴边打转,转了一圈,又转一圈,再转一圈,憋得脸都红了,终于,极艰涩地说了出来:

“‘她’……去天津,到底……是去做什么了?”

声音不大,还发着抖,然而,关卓凡听在耳中,却如打了一个焦雷。

*

*

到底该怎么“处置”关卓凡,慈安这几天辗转纠结,几乎就没有睡着过觉,最后,她还是决定,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法子:开诚布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要“他”和“她”斩断“孽缘”,各安其位。

慈安再忠厚,也晓得,这是个最笨的法子,可是,她找不到更好的法子。

她的目的,不是打击“他”和“她”,她的目的,是叫“他”和“她”莫再沉溺下去,是拔“他”和“她”出“泥涂”,拿她从白氏那儿听来的洋和尚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什么“挽救迷途的羔羊”。

办这种事儿,正常的路数,应该是像逼关卓凡放手吕氏那一次,“小惩大戒”,叫他主动认清自己的过失,然后知难而退。可是,这么干,对于慈安来说,太难了!倒不是说她狠不下心、下不了手——当然,多少也有这个因素——而是这么做,其中节奏、分寸、出入,太难掌握了!这个本事,“西边儿”有,她可没有,一不小心,弄巧成拙,弄假成真,甚至……翻脸成仇,可怎么好?

再者说了,“她”又岂是吕氏可比?吕氏只是生得美貌,究其身份,不过胜保的一个小妾,叫“他”放手吕氏,大约不难;“她”呢,可是圣母皇太后!叫“他”放手“她”……再说,这个事儿,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做得了主啊,得“他”先愿意了,再想法子,去对付“她”……

还有,回过头来看吕氏之事,慈安已是心里雪亮:吕氏不过是“他”收的一个外房,连妾都算不上,“她”却那么上心,根本是……“假公济私”嘛!说什么“怕他教坏了皇帝”,其实,必是“她”那个时候,已经对“他”有了意思,心里边儿,妒忌难耐罢了!

慈安十分后悔,当初信了慈禧的话,大大折腾了关卓凡一轮,不然的话,也未必会有今天的事情!当时,“他”尚未成亲,两个姨太太又都在上海,他一个人呆在北京,血气方刚的,收个外房,替他暖暖床,不是天经地义?若吕氏未去,他也未必会在“她”去天津阅兵的时候,烈火干柴,被她……趁虚而入吧!

慈安以为,关卓凡和慈禧,是去天津阅兵的时候,“勾搭”上的,因为,只有那一段时间,他们两人,才有长时间独处的机会。

另外,她隐隐觉得,这个事儿,是“她”主动“勾搭”于“他”的。

这就没有什么证据可言了,只能说,相比于“他”主动“勾搭”于“她”,慈安更愿意相信,是“她”主动“勾搭”了“他”。

因为有了对慈禧处置吕氏之事的反感,这一次,慈安本能地不愿意采取相同的手段来“处置”关卓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慈安对于关卓凡,有着莫名的信心,包括相信“他”的忠诚,也包括,相信“他”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

拐弯抹角,既说不明白话儿、办不下来事儿,还可能引发更多的、不可测的误解。

于是,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开诚布公”,打开天窗说亮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