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南方边境线上的第二兵团,目前处境十分尴尬。他们有四万多人,部队的轻重武器完备,弹药也还算充足。唯一的问题就是缺吃少喝,又难以就地进行补充。
远东这地方又冷又穷,本土来的补给又因为内战而一直送不过来,他们早就想赶紧回来家去了。
然而尴尬的是,挡在他们回家路上的国家,不是远东那些贫弱的小国,而是四大列强之一的东秦。第二兵团就算再怎么狂妄自大,也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打穿东秦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直接杀出一条回家的血路。
所以在东秦不放行的情况下,第四兵团就这么老老实实的蹲在边境线外,等着斐拉维派出的使节和东秦那边谈条件。
偏巧这个时候德拉贡带着陆战一师来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塔兰斯的临时首都纳斯,以优势兵力将他们堵在塔兰斯国土的东南角,然后有意围而不打,就这么跟他们干耗着。
德拉贡这一拖就是整整一个月,他在那边大刀阔斧的对塔兰斯进行改革,东秦那边则似是有意的扯皮,第二兵团那点可怜的粮食储备很快就有要见底的趋势。
为了能多撑一段时间,兵团高层只能下令缩减伙食标准,先是三餐变两餐,然后又从两餐变一餐,大锅里的菜粥也是越来越稀,许多士兵甚至已经开始怀念军用口粮那股一直被人诟病的饲料味儿了!
这期间第二兵团不是没有想过突围,直接跳出德拉贡布下的包围圈,去外面找吃的。那无奈对面组织严密,整个防线布置的跟铁桶一般,白天的时候,有飞机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到了晚上还得防备着对面夜袭,主动权已经完全丧失。
长时间的对峙,极大消磨着被围困一方的斗志,而对面的陆战队则在一线前沿部署了许多“流动广播站”,卡车载着大功率扩音器近乎不间断的播放劝降通告,闹的基层人心浮动,很快便有人开小差,趁着晚上天黑,偷偷的跑去对面。
这一个月的努力宣传下来,第二兵团前前后后跑了能有快两千人。虽然看上去只是兵团总兵力的零头而已,但对全体军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军官不得不靠枪毙逃兵来以儆效尤。
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德拉贡终于腾出手来,准备料理第二兵团。他以皇(zi)室(ji)御(lao)史(po)的名义,勒令第二兵团立刻投降,限时二十四小时内回答,否则便要对他们兵戎相见。
第二兵团虽然依旧留有一战之力,但奈何军心早已涣散,陆战队的飞机天天往他们头上撒传单。这东西不似炸弹,但威力却比任何炸弹都要可怕!
最后通牒下达的当天晚上,第二兵团一线就发生了哗变,起因似乎是督战队发现了一些正准备开小差的士兵,正打算按照上级要求就地枪决,结果此举引发了兵变。
注意到第二兵团方面枪声大作,陆战队的前线观察人员立马将这情况上报,于是德拉贡当机立断,下令总攻提前。
这一仗打的犹如秋风扫落叶,第二兵团虽然是帝国中央军区精锐,兵员的训练和装备水平都属顶尖行列,但架不住半个月的稀粥喝下来,士兵们实在是饿的快不行了。以他们现在的状态别说打仗,光是跑两步都有可能当场晕倒。
因此从总攻开始,仅仅两个小时,陆战一师便一马当先,打穿了对面一整个兵团的防线。连带着协同作战的塔兰斯陆军也跟着神勇了一把,俘虏了大批第二兵团的士兵。
整场战斗下来,第二兵团直接土崩瓦解。不过让德拉贡始料未及的是,对面兵团指挥官竟然在最后给他玩了一出骚操作,带着一万多人直接越过边界,扑通一声向东秦边防军投降。
眼看着对方已经过界,德拉贡只能及时叫住了部队,不论个人感情还是理智,他都不希望和东秦王国发生冲突。
战斗结束后,德拉贡清点己方的收获,他们一口气俘虏了近三万人。全靠投降及时,被打死的只占了极少数。
对于俘虏的处置,德拉贡采取官兵分离,所有排级以上军官被挑出来单独看押,剩下的士兵则就地打散补充给己方部队,德拉贡赦免了这些基层士兵的叛国罪,对他们既往不咎。
至于那些军官,德拉贡准备把他们留在远东,弄一个劳改农场统一看押。这也算是霍华德的授意,因为这帮中高级军官中有背景的不在少数,全杀了不合适,弄回去又不好处理,干脆扔他们在远东,没事儿挖挖土豆修身养性,等内战结束了再说。
至此,德拉贡基本平定了塔兰斯,扶持起来的新政府几乎视德拉贡为救世主,第一第二两个兵团大部分被他就地收编。哪怕把路上的时间都算上,也才用了不到两个月。
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效率,德拉贡事后总结经验,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解决矛盾,而在于解决制造矛盾的那些人!把所有惹麻烦的全揍趴下,麻烦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快刀斩乱麻的处理完这些事情,德拉贡第一时间向新大陆方面汇报了工作。霍华德对他的办事效率和行事风格非常满意,非常时期就需要用到非常手段,杀伐果断要用对时候。
于是霍华德马上起草了一份回电,让德拉贡尽快做好在塔兰斯的收尾工作,然后给了他一个新任务,和艾莉西亚一起,代表帝国出使东秦王国,想办法取得对方的支持。
斐拉维已经向东秦派遣了自己的使节,他们这边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理。艾莉西亚作为幼帝安迪的亲姐姐,又有皇室御史这层身份,出使东秦这种一等列强刚刚好。德拉贡作为随行武官陪着她一起去,一来能帮着不善权谋的艾莉西亚出谋划策,二来他身上那一半的东秦人血脉,说不定可以稍微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