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迷信程度远比现在要厉害的多。
据说孩子的性格和习性会像他出生以后第一个抱他的“贵人”。
除去接生婆婆以外,谁第一个抱着这个孩子,这孩子日后就会像谁
虽然没有科学依据,奈何古人最信这个
除了贵人抱孩子以外,就是抓周了。
在大尾巴狼一岁抓周的时候,家里也是热热闹闹的给他整了一堆的东西放在他的面前让他抓周。
抓金银财宝那就是大富大贵的贵人命、抓书卷古籍那就是文采斐然才高八斗的博学才子,抓玩具战马、砍刀这些东西日后就必定是个征战四方的大军统帅反正大家伙也是怎么吹捧怎么说,说得魏王曹操和杨家人都跟着高兴
而作为魏王的大曾孙,作为弘农杨氏的孩子小殿下也展示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
金银珠宝他瞧不上我对钱没兴趣
读书学习他不乐意读毛线,这四书五经三书六礼的背起来要了命的这给你整个熟读并背诵全文这谁顶得住啊?
小孩子的玩具吧似乎他对于这个没啥兴趣你给我整个擎天柱或者奥特曼可能我还怪喜欢的这做工一般的黄色小战马和小孩子都不玩的小砍刀属实是丢我的身份
作为了不起、清高的代表,曹长安也是啥都瞧不上,只要放在最边上的香粉帕子
众人看着小殿下的这般选择也是纷纷傻了眼一时间你也尴尬我也尴尬,也不知道这下子要怎么圆场了
大魏的相国华歆倒是个机灵善变的,见小殿下抓了个香粉帕子,马上就开始打起了圆场:殿下日后必定是风度翩翩、文武双全、必定是个招全天下姑娘都爱慕的翩翩少年郎啊
虽然解释的有点强行,可终归比说穿了的好。
这孩子日后不思治国理政,就知道泡妞享乐再大的家业也不能这么败坏了
奈何语言的魅力就在这里从贪图美色到女孩子喜欢,偷换了一个概念就再也不一样了而文武双全出身富贵的世孙嫡长子,日后继承家业倒是也说得过去了
“哼不读书不习武这杨家的血脉就是不一样啊”
见家里的嫡长子这么不争气,素来善妒的小丁夫人也是连忙开怼,似乎是刻意把“杨家”两个字说的重了一点。要当着众人的面打杨家人的脸哪。
丁家人是二线士族,杨家人是一线士族,曾经不可一世的袁家是顶级士族,而曹家一个寒门大族再东征西讨和各种手段之下,变成了大汉王朝的异姓王爷。
然而世家大族们并不会就此看得上曹家人故而杨彪不愿意嫁孙女也有这些原因在里面你们家出身太低了俺们瞧不上你们
士族世代读书,家里的孩子也都是名师大儒的学生,镀金深造以后凭借着举荐的关系在各地做官,最终世世代代用着同样的办法和手段垄断了朝堂和地方,以至于皇权衰微东汉朝堂名存实亡而区分士族和寒门的关系,就要看看你家里有多少人读书,有多少人做官了士族里面只有统帅而没有将领对于他们来说上马砍人是个丢人的事情
你没有文化才会去上马砍人真正的士族都是多少人,读书做官哪里会跟曹家人一样。
曹仁、曹洪、曹真、曹休这些人怎么看也不像是好好读书的吧?一个个都是上马砍人的糟汉子夏侯家的夏侯惇、夏侯渊、倒是也差不多相反丁家人比如丁仪这些反而是读书人,没有统兵和为将的记录,故而谯县丁家是二线士族,曹家是大族,夏侯家是寒门
而如今曹家高攀上了一线的士族弘农杨氏,士族和王爷家里的孩子不习武也就算了倒是连书都不读了,抓了个香粉帕子日后不知道要怎么败家哪素来对杨家没啥好态度的小丁夫人这才开怼了起来似乎表现着自己对于这个嫡长子一百分的不满
奈何都不需要杨家人张嘴,华歆这个大魏的相国倒是开始打圆场起来了。
“小殿下能安稳承平那是天大的好事我魏王殿下南镇北讨把各路逆贼都剿灭了儿孙后代过着太平日子这是社稷之福,是天下之福啊”
说罢,这老戏骨给曹操贺喜的同时还不忘跪拜天地神明说这是大吉之照,庇佑魏王千秋无期,庇佑自己后代永世太平哪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随便的几句话就给身边人都哄得笑了起来除了丁氏夫人被他巧辩的哑口无言以外别人也都在旁边附和着说好哪
作为接替了荀彧职务的大魏尚书令、相国、华歆就差把“魏臣”两个字写在脸上了曹家拿自己当心腹,自己可不是要趁着这个机会给少主和魏王表忠心吗
臭小子能安稳承平,那么曹操就必定要千秋无期把隔壁的西蜀和东吴都剿灭了
带兵打仗的事情他倒是愿意做,毕竟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他写下来的而他最缺的就是时间了内部的结构还没有改革好,也不知道上天还能给他多久的时日了
杨家、丁家、河南士族和河北士族
他希望可以把这些人进行一个平衡,让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集团不至于一家独大让自己的儿子、孙子不至于和大汉天子一样被强大的外戚挟持逼迫太多的不舍和放不下让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敢闭上眼睛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一睡不醒这好不容易才稳定的北方又要怎么办哪?他不害怕死亡。这么些年的南镇北讨让他的身子早就落下了不可恢复的毛病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假若上天能再给孤十年的时间就好了
孤会找出一个让士族和宗室和睦相处的办法孤会把儿孙都培养成优秀的继承人孤会再一次挥师南下讨伐孙权和刘备,给这个乱世画上一个句点
“是啊孤这一代人把事情都给你们做了孩子们就能安稳承平了我们这一代人吃了这么多苦,不能让孩子们和子孙后代也活在战乱里面了”
语重心长的说着对于这个抱着香粉帕子把玩的开心的曾孙子也不生气
抚摸着臭小子的小脸道:会享福是好事,我们这一代人拼命的努力,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不再受战乱之苦吗?
似乎是听懂了太爷爷的话大尾巴狼倒是机灵的把伸着胳膊,要给太爷爷一个亲亲
这天下人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曹操却觉得这话纯属放屁都是无能之人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但凡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机会又怎么愿意把那些难题和困难都留给子孙后代们哪?
当为则为若是真的能天下一统,若是天命在孤身上孤也能帮你们把那千古骂名背了去
日后这史笔如铁口诛笔伐骂我曹孟德一个人就好了天下人都说我曹操是坏人,是篡逆的臣子可我的儿孙都是好人啊
如果可以扛这个乱世的奸雄希望把所有的困难和压力都抗在自己一个人的肩膀上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只要能把百姓从战乱里解救出来。
只要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让士族和百姓和谐共处让儿孙后代不用在被外戚、士族把控
让华夏大地的子民们不再受战乱之苦他什么都可以做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天下人都错看我曹孟德可哪又怎样
似乎是霍达的笑了笑对于今天大曾孙的抓住也是十分的满意
孤的脚步不能停下,孤的征途不能截止,孤的故事还在继续养在邺城退居二线指挥那是妇人行为即便是多少年的行军让他落下了风湿和偏头痛,可如今在这群儿孙和后代们面前他还是愿意再一次的做那个表率和英雄
如果孤躺在这里平日静心养病,那我就不是曹操了
见魏王曹操都笑了,世孙曹祯和几个亲近的宗室们也开始哈哈大笑的起来,都说小殿下神来妙手,抽了一个上上签哪
富贵人家就是如此就算是小殿下今天抓了坨鸟屎过来,怕是都能被这群近臣们圆回去
奈何快乐的时光还没有多久一份前线的紧急军报就送到了他的面前身着便装头戴冠冕的他倒是爽朗一笑说打仗,这仗就来了
莫要说躲在邺城过几天太平日子了,就连不为国家的战事操劳安怕是都不行了
拿着前线的密信给身边的世孙和近臣们看了看狂傲的魏王倒是又来了精神,不由得仰天长啸道:刘备来了哈哈哈他要跟孤争汉中
“世孙、看好了还有那个抱着香粉帕子的你也看好了孤帮你们把他打回去只要孤还有一口气尚在就永远不会躲在儿孙们后面走”
温柔的抚摸曹长安和曹祯父子俩的脸带着自己的几个亲信和近卫又要开始准备出兵汉中的事情了
果然这太平日子要把孙权和刘备干趴下了才能有啊
“翁翁,孙儿去吧孙儿和您一起”
“魏王”
“阿瞒”
世孙曹祯、府里的众臣和丁夫人都在身后劝着他
他已经六十一岁了已经是一个早就应该在家里养老的年龄了可天下未定,战乱未平他既然戴上这魏王的王冠,就要撑得起他的重量
转过头来,看着跪了一地的亲眷和近臣们倒是一个劲忍不住的仰天长笑
他早就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或许是他也不知道还能抗上多久可哪有外面打仗自己躲着的道理
天下人都在看着自己,文武百官都在等着他出丑哪汉室、刘备、孙权全天下的目光都在这个魏王的身上
“凡天下有战,孤既是大将孤这个魏王不是靠着权谋诡辩,不是靠着血脉宗亲靠的是铁骨铮铮的战功爬冰卧雪的军旅打出来的”
说罢指了指世孙和大尾巴狼
“告诉你的儿子,也告诉你的儿子只有战死的曹家人,没有躲在后面的”
见老头子发话了世孙也是跪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大尾巴狼也被娘亲按住了高傲的脑袋
或许冥冥之中真有这么一些玄学或许是太爷爷的话让他记了一辈子
阴谋诡计永远不会被别人信服唯有捐躯赴国难、敢为天下先才能让天下人认可这个大魏唯一的外姓王爷认可他们曹家人的江山正统
这是他称魏王后的第一战,也是给儿孙们做榜样的第一战
托着病弱的身躯再一次的披上了铠甲南顾的目光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决战吧刘备
既定生死,也定成败
自赤壁之战后再一次决定天下格局的战役就在这里了
指了指地图上的汉中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曹彰和曹丕前往了前线
这一仗孤一定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