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一见如故(1 / 1)

大明风流 大苹果 1660 字 2022-08-1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张侯爷,我听你言语方雅,为人行事也甚是谦和讲理,不像是……传闻之中的那种人。却不知为何……却同内廷那帮人同流合污?还是说,守仁并不知内情?”王守仁道。

张延龄一笑道:“守仁兄,你对这次弹劾之事怎么看?”

王守仁道:“侯爷还没回答我的疑问。”

张延龄道:“我若说我和刘瑾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伙的,只是被迫联手应付外庭的弹劾,你会相信么?”

王守仁捻须沉吟道:“原来如此。”

张延龄笑道:“莫非你相信我的话?”

王守仁道:“为何不信?我想侯爷没有必要欺骗我。而且侯爷若是和刘瑾是一路人,又为何要救我和其他几位大人。”

张延龄笑道:“或许是我良心未泯也未可知。”

王守仁沉声道:“良心未泯,便不能算恶人。良心是最重要的东西,就怕有些人从内心里边坏透了,那便不可救药了。良心未泯,便是还有救。”

张延龄笑道:“多谢守仁兄,看来我还没坏透。”

王守仁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侯爷莫多想。”’

张延龄道:“开个玩笑罢了。其实好坏之论,得看立场。外庭文官们把我和刘瑾他们看成是一起的,恨我入骨。我也是能理解他们的,毕竟立场不同。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或许我就是个坏人。不过那又如何?我并不在乎他们怎么看我,我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成了。”

王守仁道:“侯爷在做什么?”

张延龄笑道:“我在做我认为该做的事情。或许打扰了一些人,让有些人不高兴,那也没法子。人不能让所有人都高兴。我只想让我身边的人和我自己高兴,我不害,自认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成了。他们怎么看我不重要。”

王守仁愣了愣,点头道:“侯爷看得很透彻。确实,人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或许对得住自己的内心最重要。”

张延龄道:“守仁兄还没告诉我你对外庭弹劾之事的看法呢。”

王守仁想了想道:“其实,他们发动弹劾的事情,我并不赞同,也并不愿参与此事。只是,我爹爹跟着来了,我怕出什么意外,所以才跟着也来了。”

张延龄呵呵笑道:“结果你爹爹没事,你倒是差点挨了廷杖。”

王守仁笑道:“本来我也是不会出头的,我自始至终没有发一言,也没有上折子。甚至在两位大学士辞官离去的时候,我也没有为他们张目说话。我站出来,是因为戴铣戴大人他们。刘瑾他们显然是想要了戴大人他们的性命的,我才不得不站出来阻止。我不希望他们因为这次弹劾送了性命。可惜戴大人的脾气太过刚烈,没有阻止他自杀。”

张延龄点头道:“确实可惜,不过,对他而言,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只是人若这么死,那也太草率,太不负责任了。他的妻儿家人怎么办?”

王守仁道:“是啊,确实有些草率,可笑的是,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而死。他甚至连被人利用了都不明白。”

张延龄一愣,沉声道:“守仁兄这话似有弦外之音,我是否可以理解,你其实对外庭弹劾的事情并不认同。”

王守仁点头道:“不瞒侯爷,确实如此。倒不是觉得刘瑾这帮人是冤枉的,这帮人确实可恶。但是,我之所以不赞成,是因为……这场弹劾……有些变味。”

“变味?”张延龄道。

王守仁点头道:“我的意思是,若只是为了弹劾刘瑾等人的话,那我当然赞成。只不过,他们弹劾的目的不仅于此。其中掺杂了一些我不喜欢的目的和手段。”

张延龄微微点头,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个人,心中想道:王守仁果然是与众不同的。他应该是看出了外庭动机不纯,所以才拒绝参与其中。那正说明,王守仁是个磊落之人。

“原来你是这么看的。这些话你就这么跟我说了出来,便不担心传到别人的耳朵里么?倘若外庭文官们知道你这么想,他们怕是对你要有意见的。”张延龄笑道。

王守仁笑道:“我不怕,我说的是事实,又非捏造之言,为何要担心?”

张延龄笑道:“守仁兄的内心当真是个光明磊落之人。令人敬佩。心有光明之人,才会不拘于他人的看法。”

王守仁摇头笑道:“侯爷也莫要赞我,我这话若是被我爹爹听到,怕又要骂我太爽直,骂我是个真憨儿了。”

张延龄笑道:“令尊会这么骂你?”

王守仁道:“是啊。从小我爹爹便经常说我憨直。我生下来五岁都不会说话,家里人一度以为我是个哑巴。我爹爹是状元,见不得别人呆头呆脑。便时常叫我憨儿。为此,我娘还和我爹爹吵了好多次。”

张延龄大笑道:“还有这等事?有趣,有趣。然则后来如何?”

王守仁道:“咱们不是在说弹劾的事情么?怎地和侯爷说起这些事情来了?你不难道不问我,外庭除了弹劾之外的动机是什么吗?”

张延龄笑道:“我问那些作甚?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守仁兄知道,我也知道。说出来也没什么意思。我还是对守仁兄小时候的事感兴趣些。”

王守仁笑道:“张侯爷倒是有趣,居然喜欢听这些事。”

张延龄心道:还不是因为你是个大名人,我也有颗八卦之心。

“守仁兄,拉拉家常,轻松愉快,何必去想那些不高兴的事情。世上令人不高兴的事情太多了,出了这个屋子,我们就要面对,何不给自己放个假?咱们就闲聊闲聊。”张延龄笑道。

王守仁想了想,笑道:“说的极是,侯爷真是有趣之人。”

张延龄道:“别侯爷侯爷的叫,叫我名字就是。你大我小,不如叫我一声延龄老弟。也亲切些。”

王守仁还没见过这么自来熟的人,不过他对张延龄的印象确实已经改观。或者说,他其实本来就对张延龄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厌恶,因为他对张延龄本就没什么了解。若不是这次弹劾之事,他才不管张延龄是谁呢。

王守仁本就是是心胸开阔磊落之人,倒也不拘谨于其他,笑道:“也好,那我便叫你延龄兄弟便是。”

张延龄喜不自禁,点头道:“守仁兄就这么叫。咱们继续聊。话说你五岁都不会说话?真的假的?”

王守仁道:“其实……也不是。我确实说话晚些,但也不至于到五岁才能说话。四岁我便会说了,但是我不说。”

张延龄道:“那是为何?”

王守仁道:“因为我发现装哑巴很有趣。”

张延龄愕然道:“有趣?”

王守仁笑道:“是啊。我祖父天天教我说话,想尽办法的让我开口,用各种好吃的零食哄着我开口。我岂不是能多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

张延龄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大笑道:“就……就因为能吃零食?”

王守仁道:“是啊。当然也不全是。我祖父焦急发怒的时候,胡子会一翘一翘的。他教不会我说话的时候就会着急,还会骂我爹爹。我便偷着乐。谁叫我爹爹叫我憨儿。”

张延龄瞪着眼睛无语,原来一代心学宗师小的时候并非是和传说中的那般是神童的样子。不会一岁就识字两岁就断文三岁就熟读各种诗文。原来和普通孩童也没什么两样,甚至还更加的顽劣些。

王守仁道:“延龄兄弟怎么了?是不是觉得我做的太过分了?”

张延龄咂嘴摇头道:“懵懂孩童,那里有什么过分?天性而已。”

王守仁笑道:“可是我自己觉得过分了。我祖父有一次听人说,我不会说话应该改个名字破解。我小时候的名字叫做王云,后来我祖父便翻论语,找了夫子言论中的一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化用为守仁二字,当做我的名字。他老人家认为,圣人之言,当可破解一切妨害了吧。我当时其实是见祖父实在着急了,有几次气的都喘不上气了,于是便开口说话了。”

张延龄哈哈大笑道:“太有趣了,太有趣了。原来守仁兄小的时候倒是如此的顽皮,甚至有些心机。你祖父怕是还以为是他改了名字奏效了吧。”

王守仁笑道:“是啊,他们都这么认为。我祖父为此得意了许久。但他临终的时候,我不忍骗他,便告诉了他这些事。祖父笑的流眼泪,临终前还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哎,祖父对我真是疼爱之极,我至今还想念他老人家。他教了我很多诗文道理,让我明白了许多事情。我后来在想,或许我不该说出真相的,那毕竟是他骄傲得意之事,我何不让他带着这份骄傲离开呢?我很是后悔告诉了他。”

王守仁语声黯然,想起了他的祖父,心中惆怅思念之极。

张延龄轻声道:“也未尽然。也许你祖父他临终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反而会释怀。你祖父定希望守仁兄将来是一位至诚君子,可不希望你撒谎。”

王守仁想了想道:“也有道理。等将来泉下见到了他老人家,我亲口问问他。”

张延龄微笑点头。王守仁道:“延龄兄弟,我说这些事情,你当真不觉得无聊?真是奇怪的很,我和你才认识了不到两日,怎么就称兄道弟起来了?怎地就和你说起这些事来了?奇怪的很。”

张延龄笑道:“或许,这便是缘分。一见如故便是如此吧。守仁兄,咱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