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9章 准许归乡(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与刘璋谈妥,荀攸又打趣的看向贾诩。

“文和兄,你老是给我们叔侄找活干,可你自己偏偏喜欢偷懒!”

“依照老臣的意见,汉王可不能轻易让文和卸任!”

刘璋连连颔首,他也愿意再争取一下。

“公达所言极是!”

“呵呵呵。。。”

贾诩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才轻叹一声。

“哎,老臣怎会不想为汉王效命?只是年老体弱,真是由不得自己了。”

“最近一段时间,老臣的经历真有些跟不上了,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

“这一次若非荀令君提前告知,老臣还真怕给汉王惹出乱子!”

刘璋眉头轻皱,默不作声,眼中颇有些无奈之色。

荀攸则是暗暗送出感激的眼神。

精力不够他信,可若说差点误了大事,打死荀攸也不相信。

贾诩何人?岂会连小小刘协都对付不了?

不过是在临别之际,又送了荀攸一个天大的人情。

“文和兄。。。”

“公达,不必劝了,老夫但凡还有一丝余力,也不会对汉王藏拙!”

贾诩再次哀叹一声,颇有些无奈。

“岁月不饶人啊!好在如今天下已定,有公达这等贤才辅佐汉王,定能无忧!”

荀攸深知已无法再劝,干脆选择了放弃。

“文和兄,在下也是迟暮之年,半只脚踏进了棺材!”

“没准,还没有文和兄长寿呢!”

“啊哈哈哈!”

贾诩扶着胡须大笑,竟然露出了得意之色。

“那公达可得好好保养啊!”

二人互相打趣了一阵,最终又看向了刘璋。

“汉王,老臣。。。”

刘璋轻轻点了点头,给了贾诩一个什么都懂的眼神。

“文和,你与孤相处多年,看似君臣,实则亦师亦友。”

“孤都明白!就遂了你的意吧。”

贾诩微微拱手致谢。

“老臣拜谢汉王厚恩!”

刘璋轻轻握住了贾诩的胳膊。

“你且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吧。”

“不过,贾穆,贾玑都是贤才,你可不能带走,还得让他们为孤效力!”

一听这话,贾诩又露出了惶恐之色。

“汉王,老臣两个儿子不成器,根本不堪大用!”

“还是让他们随老臣还乡吧,免得蠢笨给汉王惹麻烦!”

刘璋轻轻拍了拍贾诩的胳膊,他岂能不明白贾诩的意思?

贾穆,贾玑二人的才华的确一般,若是与其父贾诩相比,完全是天差地别。

不过,若是与普通人相比,也算是才俊!

这么多年,一直在刘璋麾下兢兢业业。

日后仔细培养,也不妨是一郡之才!

刘璋是财大气粗,但也不会如此放过。

更何况,这二人是贾诩的孩子!

“文和,别太谦虚了。这两个人的能力,孤清楚。”

“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不必推脱!”

见刘璋如此坚定,贾诩只能苦笑着答应下来。

其实贾诩真有让他们同时归乡的打算。

贾穆,贾玑的才能的确不俗,可人情世故方面,差太远了。

尽管年龄都不小了,还是有那种愣头青的冲动。

贾诩就这两个儿子,哪里肯放心?

再加上贾诩这么多年的功绩,多年身处高位,难免让人嫉妒。

唯恐两个儿子处理不好,或者招摇过市引来祸端。

归乡,凭借贾诩的功绩,足以让他们贾氏安享富贵了。

只可惜,刘璋的态度坚决,贾诩也没有办法。

“既如此,那只能麻烦汉王照拂一二了。。。”

“文和说得哪里话?”

刘璋故作不喜。

“你放心吧,有孤在,二人绝对无忧。”

“纵然有朝一日,孤也会让二人归乡,继承你的衣钵!”

“老臣再谢汉王厚恩!”

得到这个保证,贾诩真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刘璋出言保二人不死,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最不济,便是被贬回家,仅此而已。

“文和兄,两位侄儿天资聪慧,可不输你哦!”

贾诩知道这话是吹捧,也只能顺着说下去。

“公达真是太看得起老夫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了!”

“不过,日后也请公达多多照拂!”

“一定一定!”

至此,贾诩真就再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话题一转,扯到了刘协身上。

“文和,你拉着刘协出城五十里,他没有闹吗?”

“呵呵呵,怎么没闹!”

贾诩一改之前的和善。

“原本老臣想的是给刘协最后一点面子,出城五里相迎。谁曾想他自己不要、”

“既然如此不识好歹,那老臣就没有惯着他的必要了。”

“出城五十里,让他好好迎接一下汉王!”

“难怪。。。”

刘璋得知百官来迎并不惊讶,可出城五十里也太夸张了。

要知道,在中原五十里都有城池了!

一般十里就很不错了。

“看来西门叛乱一事,刘协还是没认清现实啊?”

刘璋轻笑着,并未当回事。

对于刘协这种案板上的鱼肉,愿意多谢兴致。

“汉王,老臣看他是不死心!”

“也不看看自己的德行,能配得上这个位置吗?”

“若不是他们父子,这大汉岂会乱到这个程度!若不是汉王在,这刘宏,刘辩,刘协父子,简直就是汉朝的罪人!”